整整一年,我沉浸在燈塔的光輝裡。全國三十五座燈塔,各有其獨特的歷史、故事,它們的造型、材質不同,相同的是他們都像一個巨人,昂然挺立山岬、海角、無人的荒島,越是夜黑風高、面對狂風暴雨,燈塔的光芒越是堅定、閃亮。如果把燈塔之光轉化成一首詩,這首詩必然熠熠生輝,充滿史詩感。
足足一年,我每天都擁抱著燈塔書寫,天空無限大,故事何其多,能夠一整年勾住我的魂,讓我放掉其他,單單只寫燈塔,乃因它深具吸引力,充滿雄渾壯闊的魅力,讓我追風一整年,無法鬆懈,不能不專注面對它。燈塔的光芒注入我體內,夜深時,那光芒又鑽入我夢中,一樣繞著島嶼飛翔。三十五座燈塔,串成一條史詩的光帶,我和燈塔日夜相依,忙碌的一年,就這麼過完,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依然要追風,帶著詩意情懷,繼續循環、擴張書寫。
「背一座燈塔回家」出版在即,為了讓圖文優美呈現,我跳進「圖片編輯」的汪洋大海,穿游在眾多照片中,我不斷嘗試變化新版面,一再抽換照片,文字難以詮釋的部分,就藉助天空、海洋、燈塔交會凝聚的一道光,拓展開燈塔更多的內涵與聲音。
冬至午後,我來到諸主任家,為了專稿卷首人物的一張照片,他把珍藏的相簿全找出來,散佈在茶几、餐桌、客廳地板上的相簿,數一數將近二十本,逐一翻閱,故事多得說不完。我喝完三杯茶,吃過諸太太親手做的美味米糕,九十三歲的諸主任「橫跨兩岸的悲歡歲月」仍在流轉,我忍不住對他說,如此精彩的燈塔歲月、人生,應該要寫傳記、拍紀錄片。他搖搖頭說他喜歡平淡、低調過日子。每一個燈塔人都有這種特質,不然無法在寸草不生、沒水沒電的孤島、守著燈塔過日子。
我捧著珍貴的相簿,感覺燈塔首部曲只寫出一點飛絮而已,諸主任說他給我的資料與故事都是獨家,為了保有「獨家」的獨一無二特質,他會刻意推掉其他採訪。有時記者事先未約,直接來按門鈴,家人都外出,記者久等不到人,又特別請來里長協助按鈴找人,這時他不得不面對採訪,但他會特別區隔「獨家」給我的故事,不讓他人捷足先「登」。為這獨家專訪的幸運與禮遇,我說未來的燈塔二部曲、三部曲……我會更用心撰寫。
冬至傍晚,我剛回到家,接到八十七歲的黃主任電話,他聽到我摘自他「燈塔王」網站的諸多「助航設備」照片,排版的效果不太理想,立即邀我去他家再挑新照片。輾轉調任、經歷過全國二十七座燈塔的黃主任,面對一本又一本的相簿,故事說到深夜,越說精神越好。
吃完他特別預留給我的一大碗紅豆湯圓,翻拍了許多寶貴的照片,每一張背後都是精彩的人生經歷。這已是我們第三次面對面、長聊燈塔人事物,總是給我熱忱大擁抱的黃太太,指著相簿裡的身影,說從年輕到白髮蒼蒼,感覺就像是昨日。我挑了許多照片準備帶回家掃描,包括好多張「燈塔牆」照片,其中有一張黃主任右手搭著太太的肩膀,左手與太太五指交叉,深情相握,他們臉上的微笑十分動人,我說專稿卷首人物可採用這一張,當我提起一段描寫他們的故事,小標題定為「牽手,彼此是對方的燈塔」時,黃太太聽了又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會說話的照片,充滿了魅力,初嘗「圖片編輯」的我,發現要完成一本圖文並茂的圖文書,真是得付出非常多的心力,包括得具備足夠的巧思與創意。「背一座燈塔回家」除了大量提供全國三十五座燈塔照片的阮股長之外,還有攝影師拍攝的、受訪者提供的、家人協助拍攝的、我自已拍攝的照片,加起來有五千多張,我日看夜看、挑來挑去,真是挑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我把之前尚未開發的「圖片編輯」潛力努力「擠」出來,一邊想,通過「首部曲」的考驗,相信燈塔二部曲、三部曲……我會越來越有心得。最後定稿的照片,檔案大得只能以MEGA和美編設計連結,每次下載圖文資料時,我心都在飛翔。未來,我要追風,帶著史詩的情懷,順風飛,逆光也飛,把燈塔二部曲、三部曲……一路寫下去,讓天空、海洋與燈塔凝聚的一道光、轉化成一首又一首的詩,繚繞我們生活的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