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館--1 [].JPG
一座以四個不規則的幾何圖形構成的建築物,延伸著銀白色的身軀,坐落在綠色植物與木頭走道中。它是德國館,兼具穩重與輕盈的元素,讓人站立於地面的同時,燃起飛翔的快感。德國館分為外場與內場,走道與植物的範圍屬於外場,樸素的氣氛讓人無法預料到在主建築中會遇見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景像。以「銀白色發光建築膜」包覆的外牆似乎暗示了此點:在特定的角度、光線下,牆身會變得透明可見,一部分展品亦因此隱約浮現。此時,展品在建築膜的過濾下仍顯得樸素、靜謐,直到入館後,遊客才能看見它外露的耀眼光芒。
德國館--2.JPG
德國各州的風情,在外場以圖片、立牌、塑像展示。走道旁有一片芒草場,葉片茂盛而單純的伸展,令人舒坦。能夠選用這種尋常的植物,是德國館的用心。尋常的事物,帶給遊客的卻是一份不尋常的平靜。外場的展品主要設置在走道中央,展品的介紹文,是以溫馨童語的口吻書寫的,有的表現孩子式的驚奇,有些則富於夢想。藉由光線的設計,從不同角度看去,這些介紹文會分別以德、英、中三種語言浮現。
展品的展示方式,多半以概念、案例、實物三種元素構成。如介紹球類遊戲時,展品旁邊就會放置一個裝滿各種球的長櫃,遊客可將手伸進長櫃上的小洞觸摸球。同樣,介紹環保能源時,旁邊亦放置了一座燈台,讓遊客感受環保能源提供的「熱度」。
德國館--4 [].JPG
內場的入口,是一條光影隧道,隧道內會浮現德國街道上的各種聲響,提醒游客已然步入德國。通過隧道後,聲調轉為水聲、氣泡聲,頂上懸掛許多藍色薄片與圓球,代表德國的「海港」。從海港乘坐電扶梯躍離水面後,在遊客眼前的是第一個主題區:未來規劃室。
德國館規劃的無障礙空間相當人性化,海港旁的電扶梯分為兩排,一排專門引渡使用輪椅的遊客。地面上亦普遍設有平面電扶梯,讓行動不便的遊客輕鬆滑過斜坡。身體不便的遊客可與其他人走在一起,循相同的路線參觀,而非被區隔出來。
德國館--7 [].JPG
規劃室內展示與城市發展有關的各項案例,隨後的「人文花園」則展示讓城市生活更和諧的各種計畫,如文化花園(透過共同園藝勞作,加強社區互動)等。同樣的,展品中有讓人以五官去感觸的組件,介紹城市建築時,旁邊擺放一排各式牆面的複製品,讓人撫觸牆面上的紋路。介紹麵包時,就放置一個小箱子,上面有兩個開口,當遊客將手伸入下面的開口,觸碰製作麵包的模具時,上面的開口就會釋放出巧克力麵包的香味,滿足遊客的鼻子。
德國館--5 [].JPG
走過人文花園,是「發明檔案館」、「創新工廠」、「公園」與「文化藝術坊」。發明檔案館展示各種著名器具產品,從摺疊腳踏車到文具,無一不包。創新工廠頂上配有鏈條,帶著各種抽象化的工具循環滑動,遊客只要觸碰電子查詢台,就能取得這些工具的相關資訊。工廠的牆面,設有各種創新材料,讓遊客或聞、或摸。公園裡,是一片由頂上垂下的,高低不等的燈罩。把頭伸進燈罩內,可看到對某個德國花園的介紹。遊客可一邊360度轉動,閱圖它的照片、文字,一邊欣賞每個花園獨特的聲音。進入文化藝術訪,牆上寫著:「保存記憶、用藝術對抗遺忘。」堆疊起來的德國文學名著模型,自成一個小區。有些書籍內有喇叭,可將內容朗誦出來。一個歌唱台反覆播放著大合唱的影像,邀請遊客走上舞台,拿起麥克風加入合唱。藝術區的尾端,是展演區,遊客可在迴繞著舞台的藍色布景中,找張小椅子坐下來欣賞影片,影片透過一個嬉哈樂手的遊歷,帶出德國各區域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德國館--6 [].JPG
離館前的最後一站,是「動力之源」。展示區在一個圓球狀空間內,一個直徑三米、重1.5噸,裝有四十萬根發光二極館的大球懸在中央,遊客分上、中、下三層,圍繞在大球四周觀賞。
德國館--3 [].JPG
展演開始後,兩名主持人乘坐滑板車,一邊環繞大球旋轉,一邊介紹展區的主題,一邊指引遊客利用合聲、音量轉動大球。這區展演的主題是「和諧都市」,大球採用德國的精密技術,可對來自各方的聲音作出反應,遊客透過聲音的聯結、節奏的區分,使大球作出不同的回應動作。現場群眾的聲音帶動聯結著大球的轉動,它象徵一座城市如何在眾人的合作下運轉,如果萬眾能用美妙的合音和諧共生,也就能創造一座美好的文明城市。
文章定位:
人氣(145)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