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21 13:14:24| 人氣3,41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讀床前明月光 (重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解讀床前明月光

排版不佳,所以重貼。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李白傳唱千古的名作,即便三歲小兒也可朗朗上口。曾有人品評本詩謂:正因為這首詩是如此淺顯,流通之廣,使它成為李白最出名的詩之一。言下之意,似乎認為這首詩在藝術創作上的價值,遠不如它的名氣,而近日腦中忽然閃過這首詩,細細品味其中,才發現這其實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構。

  且讓我們試著建構這首詩的場景,由「低頭思故鄉」一句,可知主角是個離鄉的遊子,時間約在月圓之夜,遊子自睡夢中驚醒,所以才會在睡眼朦朧間將「明月光」誤為「地上霜」。天氣大約很冷,所以在恍忽中,床前那一片銀白,既不,是誤為白銀鋪地,富貴逼人;也不是彷彿來到琉璃仙境,神遊物外。而只是覺得冷,冷到以為地上結霜了,因此可以推知這首詩描寫的時節應是深秋、早春或冬日吧!而這遊子約莫是冷醒的,他所投宿的旅店想來也非五星級大飯店,大概只有一條薄被,一張硬床板,既沒有暖炕,也沒有火盆。試想:一個孤獨的旅人,遠離了溫暖的家鄉,在寒冷的冬天,來到遠方破舊的小旅店,晚上只有一張硬床板和一床薄被,思鄉的愁緒本就惹人睡不安穩,半夜冷意侵人,不由瑟縮驚醒,抓著薄薄的被褥,看到床前一片銀白,朦朧中暗罵一聲這是那門子鬼天氣,冷到室內地板都結霜了,等回神清醒一看,那不是霜啊!是皎潔的月光呢!抬頭一望,果然是皎皎一輪明月,月圓人團圓,此時若在家中溫暖的抱著老婆睡覺有多好呢!而一想到現在為了某種苦衷或理由,卻必需流落異鄉,遠離家人,又沒錢睡好的旅館,這種種的辛酸一時湧上心頭,頭一低,只有思故鄉麼?還是不輕彈的男兒淚水已不禁流出。

  當我們為「床前明月光」重建現場,發現那是非常淒清,甚至是非常淒涼的一個場景,但在李白的手下,卻寫出了很不一樣的感覺。整首詩從「床前明月光」開始,光讀這一句,其實感覺還蠻美的;次句「疑是地上霜」,讓人覺得詩人的聯想還頗為新奇,又有明月又有霜,莫非是在說廣寒宮的故事嗎?第三句「舉頭望明月」,彷彿讓人覺得有一種賞月的心情;直到最後「低頭思故鄉」才發現原來這首詩的主角是個遊子啊!原來是一首遊子詩哦!但是前面三句那樣美的意境使讀者無法體會急轉直下第四句的感情,常常讓我們就此打住,不再探究詩人的真心在那裡!只有這首詩在我們腦海中一遍又一遍被想起,終於有一天開悟了,原來這首詩的意境是這樣的悲悽,而李白卻將它寫的這樣美,將悲苦融入這樣平淡的詩句中,終於明白李白真一個了不起的詩人,「床前明月光」真是一首了不起的詩,好像一眼就看透了這首詩,其實根本沒搞懂,細細沉吟之後,果然韻味都隱藏在讀者的領會之中。

  論者有謂:李白謫仙人,雖然狂歌放酒,快意恩仇,但心中有一個無底的黑洞,他的詩人之眼看透了人生的無常,所以雖有豪情外顯,卻是個傾向悲觀主義的詩人。而由這首小詩,也可以看出李白在營造他悲傷的情感時,手法是如此自然的隱晦,可以將淒涼隱藏在一片唯美之後,也證明了李白的內心一定不是外在那個仗劍風流的李白。野人讀詩,願獻一曝。

台長: 小杜白雲
人氣(3,41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Joe
宋版後之李太白全集中「靜夜思」一詩均為:

牀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
低頭思故鄉

因清朝孫洙夫婦「唐詩三百首」之誤抄,今人又不察李白之原著,故以訛傳訛至今。
2007-12-21 18:53: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