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適時該怎麼吃
(1) 食慾下降時
¨ 食物應多樣化。
¨ 少量多餐;每2~3小時固定進食。
¨ 多選用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蒸蛋、冰淇淋、布丁等);若經濟許可,可採用商業高熱量配方。
¨ 保持良好進餐氣氛。
¨ 和好朋友一塊兒進食。
¨ 在食慾好的時候儘可能多吃。
¨ 進食時不要同時攝取液體。
¨ 進餐前稍做活動。
¨ 可選用加糖的飲料,或飲用茶、咖啡時加糖以增加熱量的攝取,但需注意口腔的衛生。
¨ 重視飲食,把吃飯當作治療,不輕易錯過每頓飯。
(2) 咀嚼、吞嚥困難或味覺改變時
¨ 採用軟質飲食,選用食物質地原本就是軟的或者將食物切碎、剁碎或絞碎,如蒸蛋、肉醬、奶昔等。
¨ 把食物弄軟,如將餅乾、麵包等泡入牛奶或湯中;或塗抹奶油、美乃滋、果醬等使之變軟。
¨ 時常漱口,保持牙齒和牙床的清爽,以增進味覺。
¨ 用吸管飲用液體食物以利吞嚥。
¨ 避免辛辣、油膩、太鹹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炸或含鹽較高的食物。
¨ 多飲用果汁、牛奶及其製品,如奶昔、乳果或優格等。
(3) 腹瀉或吸收不良時
¨ 暫時一天不進食使胃腸休息,或食用清流質飲食,但不宜超過48小時,在醫療人員指導下方可食用多日。可選用的食物包括去油的清湯、米湯、過濾的果汁、稀藕粉、醬瓜、果凍、清水、蜂蜜、糖漿或糖、鹽、茶、咖啡、沙士、碳酸飲料等。
¨ 少量多餐,每小時攝取清流質飲食30~60毫升,並視狀況慢慢增加,至少每2~3小時應進食一次。
¨ 不宜攝取過量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豆類、蔬菜類、水果類等。
¨ 多喝飲料以補充流失的水份。可採用運動飲料,注意水質的乾淨。
¨ 減少乳糖的攝取,選用低乳糖或去乳糖的牛奶或奶製品,如酸奶、優格或一些商業配方等。
¨ 避免高脂肪或油炸的食物,如培根、奶油、核果類食物(如花生、核桃、瓜子)等。
¨ 食用溫的食物,避免太熱或太冰的食物。
¨ 可選用中鏈脂肪(酸)以利吸收。
(4) 噁心、嘔吐或脹氣時
¨ 少量多餐、細嚼慢嚥。
¨ 在兩餐之間多用流質食物(如果汁、清湯、沙士、運動飲料等),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 飲用清涼飲料,若選用碳酸飲料則等氣泡跑掉才飲用。
¨ 選用餅乾、麵包乾或考吐司。
¨ 注意食物的溫度,食用冷凍食品前先加溫。
¨ 避免選用辛辣、添加香料、各種調味料、油膩或太鹹的食物,如辣椒、辣油、培根、奶油、含油的肉湯、奶油濃湯、核果類食物(如花生、核桃、瓜子等)。
¨ 吃飯的時候不喝湯或飲料。若要喝湯或飲料最好離飯前或飯後30分鐘以上。
¨ 避免食用太甜或太油的東西,如油炸食物、肉湯或濃湯。
¨ 避免食用調味料過多的食物。
¨ 選用溫的食物、避免太冷或太熱的食物。
¨ 避免食用氣味過濃的食物(烹調時保持空氣流通)。
¨ 飯後不宜立即平躺或做劇烈運動。
(5) 便秘
¨ 增加飲水量,一天至少喝2000CC的白開水。
¨ 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促進腸蠕動。
¨ 養成固定排變的習慣。
¨ 增加富含纖維質食物的攝取,如全豆類、蔬菜類及水果類,亦可選用市售人工纖維質。
(6) 感染或發燒時(新陳代謝速率增加,因此增加熱量的消耗)
¨ 少量多餐,選用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或點心。
¨ 可選用高熱量的商業配方食物。
¨ 選用軟質、容易消化的食物。
¨ 補充水份以免有脫水的現象。
(7) 嗆食時
¨ 吃飯食最好採取坐姿,不宜躺著吃。
¨ 避免食用麵條、通心粉、粉圓等容易滑溜的食物。
4. 怎麼吃才衛生、安全、營養
¨ 自接觸任何食物之前,務必洗手。
¨ 食物應儲存於適當的溫度(小於4℃或大於60℃),以免細菌過度滋長。
¨ 容易毀壞的食物儘快放到冰箱儲存。
¨ 冷凍食物要解凍食,應放在冰箱冷藏部分或用微波爐解凍。
¨ 蔬菜水果應徹底洗淨。
¨ 富含蛋白質食物(如肉類、蛋類、日本料理生魚片)應避免生食,務必完全煮熟。
¨ 飲用奶類時,注意安全期限的標示。
¨ 若訂購外食,熱食應夠熱、冷食應夠冷,否則宜退回。
¨ 製備食物時,切割生食與熟食之砧板應分開使用;切肉之砧板與切生菜、水果的要分開,以免肉類的細菌污染到蔬菜和水果。
¨ 食物要多樣化、適量,達到營養均衡,儘可能每日每餐均能攝取到基本六大類食物—澱粉食物、蛋白質類食物、奶類及其製品、油脂類、蔬菜類與水果類,並在各大類食物中選用多種蔬菜。
http://www.yccc.com.tw/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