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28 15:54:59| 人氣9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鋼琴練習法電子書piano gardon(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書強烈不推薦練哈農
我 則一定要學生練哈農

書中提到 哈農並不具音樂性 練習這些並不具有任何效果而且浪費時間
作者則建議練習蕭邦練習曲
由此觀之 此書訴諸的對象不是初學者 或是必須建立手指者
當學生的程度已到蕭邦練習曲時 確實不需花時間在哈農上

反觀我們的環境
很多彈到蕭邦練習曲的學生 手指依舊有很多問題
沒放鬆 緊抓 硬撐等
此時運用了書中的方法 確實可以有效率的幫助練習
但最後一定無法達到書中要的境界

因此 彈琴的第一件事是確立手指
無趣的哈農是一個好教材

我教哈農(其實我也不是教哈農 是利用哈農來建立學生的手指)
我的學生都知道 手指站好再加上好的操作方法後
確實可以達到你想要的境界
手指沒站好 用任何方法都可能淪為表面功夫

而哈農對於音樂性一點幫助都沒有是真的
我常跟學生說練手指是枯燥到極點 甚至還請他們受不了時就放音樂來邊聽邊練

我們要思考
抓著把手墊腳尖的單調練習 跟巴蕾舞蔓妙的身段確實是牴觸
而蹲馬步 確實無法制服敵人

但為何我們要做這些呢

當然如果你的手指站好了 腳尖站穩了 就可以開始加上一些音樂性的動作
也就是說 不一定非哈農不可 而哈農這時也可以退居幕後 但手指的穩固練習還是不可避免


如果學生一直都是機械性的練習手指 對於音樂便是越來越遙遠
如果學生手都還沒站好或初學者 就要開始加入音色觸鍵 樂思 確實會造成困擾
書中提到從蕭邦練習曲開始
也可看出這是給有一定程度的學生的建議
那少了前一部分該如何
嚴文君要我寫出來
會有機會

觸鍵學問之大
到最後它觸及了身心靈
也不是練習有音樂性的練習曲就能解決
但我想 書中的精隨是要學習者能掌握學音樂的要點
既然是音樂
它就不是死的
而既然它牽涉到技術
功夫就不能略過



書中談到
人,不需要特殊的天賦來彈好鋼琴。雖然作曲是需要一些天賦,但是動動手指來彈鋼琴,並不需要音樂性的大腦。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擁有相當的音樂性,只是我們缺乏技巧來做出音樂表現。我們都曾聽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而且能指出其間的差異 – 這種音樂敏感度,便足夠彈鋼琴所需。每天練習 8 小時不是必需的,許多成名的鋼琴家,建議一天只要練習 1 小時。每週練習 3~4次,每次 1 小時,就能維持進步。當然,如果你多一些練習,就會進步較快。

我的學生大概都遵循這個原則 {練習八小時不是必須的}當然這不鼓勵
很多學生 一個星期練不到五小時 這也是我必須一直幫他們找方法的原因
我想我們要強調的就是正確又有效率的方法 確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這樣的浪費甚至建立更多錯誤的習慣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擁有相當的音樂性,只是我們缺乏技巧來做出音樂表現。我們都曾聽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而且能指出其間的差異 –}

確實 很多音色或技術是靠手指的運作來完成
如果你了解手各部肌肉的使用與觸鍵的關係
確實可以輕易彈好鋼琴
關鍵在耳朵

這些方式讓學生容易操作鋼琴
當學生一彈 可以馬上知道他用了那一部分的肌肉
當大師演奏出迷人的聲音時 也可以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出來的
因為如果不知道 你就無法操作你的手
也因為知道了如何操作你的手 所以作者認為

人,不需要特殊的天賦來彈好鋼琴
因為這些是可以被教的
如此原則 便可以教導學生彈出適切的聲音
只需引導他控制手部或身體的肌肉
給它方法
如此就可以造就有天賦的音樂家


關於天賦予後天訓練之前我已經討論過
連科學家都各有所執

就像作者提到的
即使你在還沒練習曲子前先聽了錄音 你也不用擔心會被影響
因為沒有人能夠彈得一模一樣
這鼓勵大家不要有巢臼 不需畫地自限
我想有些人有這樣的擔心
是因為怕風格會被影響 這一點有可能
雖然不至於一模一樣
但怕你被錄音牽著鼻子走
這是要培養自己的自覺性 還有判斷力

關於這點我以前說過了
這就像學書法的臨摹 臨摹王羲之 確實是一個過程
但要成為王羲之 就不是單靠訓練

透過訓練 確實可以提升天賦
就像奧運選手般 科學家不斷找出訓練的方法來提升選手
這一點不可否認
這也是這派科學家堅持訓練跟後天的決定性
經由正確的訓練
可以訓練讓人接近莫札特
而成為莫札特的關鍵為何呢
沒有答案


好的方法讓鋼琴的學習透明化
也讓更多人不會卻怯步或半途而廢

這確實是一本好書
提供大家有了有效率的練琴方法

台長: op33
人氣(9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