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在京都巧遇藝伎。
從第一次至日本,距今已經快十年,阿信將他的日本經驗寫成了「浪漫的逃亡」,「浪漫的逃亡」記錄了阿信的遊日歷程,也喚起了許多昔日的情感,只是兩年前就該出,一直拖到現在,書的內容也從二萬字變成了四萬五千字,阿信笑笑地說,「我也不知道在搞什麼」。
本來截稿日期應該在十二月底,但阿信整整拖了兩個星期,在最後拚命截稿的那星期裡,他平均一天只睡兩小時,跟他合作了八年的同事,從沒聽他喊過累,唯一在趕稿時聽阿信抱怨,「我真的累了」。阿信找來大學同學不二良當設計,他形容彼此對書裡品質的要求,是細到一個畫素的差別,書裡很多小地方都可見他細密的心思,阿信曾在十年內,陸續到京都二年土反賣紅豆甘物的老店三次,他將三次拍的照片拼在一起,竟看來像是同一時間拍的,「時光在這裡,彷彿不會流逝」,阿信在書裡寫道。
阿信細數自己到過日本的次數,約有二十次左右,其中有三次是專程去玩,大部份都是趁著工作之餘順道旅遊,也有大學時的旅遊經驗。阿信在實踐大學念設計時,曾跟著老師到過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也曾到過偶像漫畫家手塚治蟲的紀念館,他以前一直夢想要當漫畫家,一直到看了手塚治蟲的「火之鳥」後,才放棄了這個念頭。阿信表示,「不只是我,應該是連其他的日本漫畫家,都再也畫不出這麼偉大的作品」,手塚治蟲讓阿信打消自己的漫畫夢。阿信也曾在京都的路上遇到兩位藝伎,「有些旅遊書上都會說不要去打擾藝伎,但當我們去問她們可不可以出現在鏡頭裡,她們很親切的答應了」。就在這條小路上,有老人牽著狗,有藝妓帶著小孩,「人的一生好像都在這真實的場景裡上演」,阿信說。
因為日本經驗的啟蒙來自大學時期,阿信也在書末寫下當年跟大學同學到鴨川旅行的經歷,鴨川的水雖依舊,但同學卻已離開人世,在寫「浪漫的逃亡」時,阿信曾掙扎該不該把往事寫進書裡,但他問過老師和同學後,大家都贊成,「畢竟這是對我影響蠻大的一件事」。細心的讀者還可以在書末發現阿信留了一段話,「浪漫的逃亡之後,下一站,2010年,台灣」。像秘密被發現般,阿信坦承,「我希望下一站2010年,可以是台灣」,他透露接下來想寫本關於台灣的書,不過公司的同事看到這句話,都笑阿信根本是「自殺」,難以想像他的下一書,何時才寫得完?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2/42077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