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15 09:25:08| 人氣1,0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獨立評論:「信心」能挽救中國經濟嗎?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伍凡:各位觀眾好,現在是獨立評論時間。全球經濟出現危機,各國的表現很不一樣,我們在以前的節目中談到了很多國家面對經濟危機的措施。最近,中共總理溫家寶出訪歐洲,一路上高喊信心,今天我們就談談溫家寶的信心。

草庵:一提到信心,我就感覺回到了中國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中國最時興的口號就是人有多大膽,就有多大產,不怕辦不到,只怕想不到。以前中共遇到了問題都是用信心來支撐自己的統治。這次溫家寶到歐洲就是到處喊信心,似乎只要中國人有了信心,甚麼事情都可以解決,不過我有個問題,溫家寶這次高喊信心,大談信心的重要,是不是以前中國政府一直是沒有信心,中國百姓也沒有信心,所以經濟才搞糟了?

伍凡:無論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們抱有何種夢想,經濟週期是不可戰勝的鐵律。為甚麼發生危機?因為生產能力越來越過剩,有效需求越來越不足。在經濟繁榮和泡沫化階段,這一矛盾被基於’信心’的過度投資、過度消費,以及金融遊戲推動的高度債務擴張暫時掩蓋。最終,必定因金融危機而徹底暴露出來,並引發投資、消費領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經濟蕭條。在經濟循環中,蕭條是必要且必需的破壞。籍此,才能完成市場出清,消滅過剩的供應,重建供需平衡。要迅速完成這一任務,人類出於本能的恐懼和保守實為自然且必需的反應。換言之,此時缺少信心乃是合適且正常的狀態。

草庵:當經濟從高空墜落時,政府能做甚麼呢?較好的選擇是:1、在地面上鋪一層足夠厚的防護墊,加強社會保障,維繫金融系統的基本運行,以避免崩潰﹔2、減輕經濟負擔,努力為企業和個人減稅減負降息,以減緩下墜力。較壞的選擇是反經濟週期的行為,試圖控制市場出清的進程,儘量維繫泡沫和過剩產能,甚至增加投資,進一步擴大供應。面對危機,中國政府這邊不無得意地展示自己的’特色’,拿出’信心’二字。據說,’堅定信心是戰勝危機的力量源泉’、’ 信念的力量,遠比想像的更為強大’。看來,這’信心’堪稱藥到病除的靈丹,足以拯救世界各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當然,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央電視臺屏幕上的’人民’,據說已經有了十足的信心。現在,只需將它出口到國外,’給他們以力量’。

伍凡:’信心’的藥理何在?很簡單,’有了信心,企業家可以大膽投資,有了信心,人們可以大膽消費,有了信心,世界就有了克服苦難的勇氣和希望’。且慢,中國政府之外的地球人都知道,世界經濟的根本問題是以東亞為代表的生產能力過剩,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實惠消費過度。因此,必須減少投資和消費,在一個低水平上重建平衡。這豈是靠’大膽’能解決的!既然產能過剩,只能減少投資﹔既然美國人的消費神話破滅,只能減少消費。當此之時,拚命打氣,刺激投資和消費,是南轅北轍之舉。中共的信心歌,當然拯救不了世界,只能暖風醺得自己醉。在內地媒體上,到處是深入挖掘和修飾出來的好消息,好似趙本山小品裡的套話:’國外比較亂套,風景這邊獨好’。在信心歌的鼓舞下,投資大躍進和各行業’振興’計劃相繼出籠,無非是維持現有產能,增加投資。受此忽悠,眾多企業可能放慢調整和收縮的步伐,甚至在銀行的支持下逆市擴張,比如國際國內產能都嚴重過剩的家轎行業,奇瑞剛獲開發行、交行等150億額度去海外擴張,華晨又宣佈15萬輛A級車基地動工。







其他推薦:
神韻晚會-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

神韻藝術團-展現神傳文化

新州商學院院長藉神韻瞭解中國文化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歐絲嘉
人氣(1,0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