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學校接兒子下課,聽他的同學「尼可拉斯」說:媽媽上週末為他添了個弟弟。我心想,大腹便便的馬修太太總算生了,接下來恐怕要有一段日子見不到她了。
豈料兩天後,這位我心目中的「月內婆」竟然又出現在接送小孩的家長之列,手中的提籃內睡的正是出生不到一週的小娃娃,與她同進同出、在外「吹風」。
馬修太太一個箭步竄到我面前(身手甚是矯健),興奮地對我描述她這一胎嚐試助產士(midwife)到家為她接生的經驗、如何在清晨順利生下娃娃、中午便下床「把全身上下徹底清洗了一番」、產婆並不斷稱讚她「恢復得很快」……云云。她還抱怨畢竟是第二胎,產後身子有些虛弱,「十分可惜」地錯過了生產當天晚上教會的活動哩!
回想起自己在娘家不折不扣地坐了40天的月子,撇開別的不提,光是頭髮就黏膩如同「龍鬚糖」;而今,我看著眼前這位拎著嬰兒籃的健壯「月內婆」,不但產後沐浴、外出,還手提『重物』 --- 出生體重便達十磅重的巨嬰,幾乎打破了中國人所有坐月子的禁忌,一時之間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久久才吐出一句:「啊~~恭…恭喜……」
不錯,外國人是不時興「坐月子」這套的,就連在在醫院生產,供應的餐點也與平常無異,甚至還有冰淇淋、水果等「生冷食品」。有位在美國生產的中國友人就曾向我訴苦:產後住院期間,醫生、護士輪番催促她速速下床沐浴淨身, 她卻唯恐被前來探視的婆婆逮個正著,因而進退兩難。
我們經常聽長輩訴說坐月子的好處,以及不坐月子是如何如何地傷身,有時還來句:「等妳老了就知道!」相信許多人都半信半疑。有時我也不禁會想:瑪丹娜大概也沒坐月子,如今不也還是活蹦亂跳?皮膚看來也不差呀!
話雖如此,我自己倒是坐月子的受益者;在娘家媽媽的細心調理之下,我原有的手腕關節疼痛,在第二胎之後不藥而癒,這點可是騙不了人的。媽媽並說,她能幫我坐月子,還得歸功於我的外婆當年為她所作的月子料理呢。
我還是不清楚瑪丹娜究竟有沒有坐月子調理,也不確定外國人的「漢草」是否得天獨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倘若要生下一胎,即使遠隔太平洋,加上台灣米酒價格一再翻高,我也必然會在陣痛開始前飛抵家門,按門鈴扯開嗓子呼喚:「媽~~~,我又來坐月子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