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11 00:23:27| 人氣29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FEEL】解不解釋的選擇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處於當下的直接想法
還有一個處於思考過後的想法
到底哪個重要?

「都很重要。」
是我想過之後所下的結論。

當下的直接想法能夠表達最立即性的意見
不見得是好,更甚至是帶著情緒性以及不客觀的觀點在裡面,好處就是夠直接,有種敢愛敢恨的衝勁。

思考過後的想法莫過於就是三思而後行
不但自己思考,還加以佐助他人的想法來審視自己一開始的觀點是否有不適當及不妥當,再來取決出最能被接受及平衡的想法;非常的理智及有智慧,有種這個人非常小心的感覺。

不管是擁有哪一種想法,都大有人在
就看自己的個性是如何造就自己的思考模式
或是自己選擇了用何種方式去面對問題。

若是我直至目前的人生能夠切成二半
以前的我屬於前者
現在的我則是前後參半。
不敢說現在的自己能夠理智到如同聖人的地步
時而理性時而情緒,這個性質大概也會持續到很久很久以後。

大多數的人不會主動去認識一個從頭到尾都陌生的人
更不可能會真正了解這個人心裡在想的是什麼
會感到氣憤、開心或是某個人很不識貨不識才的種種心情
這些都來自於一個陌生眼光的解讀。

對於陌生人,如何讓不了解的人了解,就看文字所給予的功力、長久以來的表達方式能否讓對方知道你想說什麼;然而我知道,我一直沒辦法突破這些問題,無法對於A事在B事中做出個解釋;我想我是忘記了,所謂「過客」的定律,也太過於強求去做出回應。(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去了解,一個不認識的人說的話。)

有時候不說,不表示真的不懂、無話可說
只是覺得說了,又會讓人覺得太強詞奪理
有時候不說,不表示真的不了解
只是不願意丟去自己最初最原始的想法罷了
既然在A時間點上是這樣想的,那又有什麼理由去反駁曾有的想法,不但是因為那些文字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更甚至擁有存在的事實,就像我之前在某篇隨手寫曾說過的一樣,我想,不會注意的,大概也不會發現我曾說過什麼話,我必須要無數次提醒自己,過客所能見到的只是某個時段的片段畫面而已。

事後的諸葛,不會被看見,也難以被了解
於是我,還能說些什麼來和片段中的人解釋?

在二個時間點對同一件事極有可能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備註、事後解釋,都會在尊重曾有的想法下給予保留
有時候會做出解釋,有時候亦不會做出動作
只是說了及做了,只看見其中一樣好的或是壞的
也難以引起他人動力去了解對同一件事情不同想法的敘述
所以在自我的無所謂、任性,以及我沒有發揮文字上的表達優勢之下,我留下了許多想法。

雖然會感到無奈,卻也能了解為何有些人會覺得我不用心
誰叫我不想去再做出一個解釋,誰叫我不願意去說出
「其實我有事後再想,其實我有了新的觀點,其實我知道。」
對於這些紛紛擾擾,我少了去二度表達的動力。

要怎麼想像一個人,就隨自己想像
說再多解釋,是不是對許多人而言,也是白費功夫呢?
要怎麼說明一件事,就隨時間決定
寫了和沒寫,對於只看了一樣的人,有寫和沒寫是不是一樣呢?



多個日子以來,感謝每個人的指點
希望有時候表現沉默,能夠被接受。
可以…嗎?


台長: jo
人氣(29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FEEL-五味雜陳 |
此分類下一篇:【JOIN】一起來參加吧!高雄電影節(上)
此分類上一篇:【FEEL】追星族迷思-look at …

辮子 。
那就得找有默契的人了
或者經過有效的溝通
便能懂得你的沉默
2007-08-11 22:33:51
版主回應
有默契的人難找,知心的人也難找
雖然事情都是困難的
不過還是要去嘗試一下才是…。

只是有時候發現
當多說無益的時候
總是難免會去做「到底該不該說?」的選擇

真的不像讓人認為
你所做的一切
都只是在找藉口而已。
2007-08-18 00:23:5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