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與土人從阿姆坪回來,還順道造訪了「珍園螢火蟲生態園區」,就在新店、三峽交界台一一○線旁一處山谷的盡頭處,在這麼靠近台北的地方還有這個人間的仙境,真是難能可貴!今年夏天的晚間再來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螢火蟲?
自古以來,螢火蟲就是神秘浪漫的昆蟲,也是詩人墨客吟詠的好題材。如唐代杜牧的秋夜「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晉朝車胤少時家貧,無錢買油點燈,每至夏夜,便到處捕捉螢火蟲,聚螢成光,閉門苦讀,終獲功名,官拜吏部尚書,「囊螢夜讀」成為千古美談。隋煬帝最會「玩」螢,他曾在一夕之間,蒐集螢火蟲「數斛」,在洛陽景華宮放走,造成星光輝映的奇景!
禮記月令篇有段記載:「季夏之月,腐草化螢」,這使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變來的,然而草是草、蟲是蟲,腐草不會變螢,卻是螢火蟲幼蟲的棲息環境。每到夏夜遊人最喜夜遊,看見螢光點點都當成一種奇遇。
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全世界已發現的約有2000餘種,分佈在溫帶及熱帶地區,本省約有40種,依幼蟲的生活環境,分陸生及水生二種,一般林場的螢火蟲以陸生為主,常見的有三種:黑翅螢(黑螢)、端黑螢及山窗螢(姬窗螢或生番螢)。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終其一生分卵、幼蟲、蛹、成蟲三個階段,其生活史分述如下(以台灣窗螢為例):
1.卵期:約20天,呈圓形,直徑約1mm,成蟲產卵於陰涼的草叢中,每隻產卵約數十至數百粒,平均250 粒,初呈淡黃色,至快孵化時,始變灰黑色。卵也會發出微弱的光。
2.幼蟲期:約86天,約6~7齡。身體側扁,呈蠕蟲狀,腹部第八節兩側上方有一對發光器,有尾足,步行略像尺蠖。以扁蝸牛、球蝸牛、老子盾蝸牛....等為食,幼蟲通常以尾足附著在蝸牛殼上,以大顎攻擊蝸牛,經數次至數十次攻擊後,蝸牛癱瘓無法縮進殼內,才用大顎撕下肉塊取食,並慢慢伸進殼肉將蝸牛肉吃得一乾二淨。
3.蛹期:幼蟲在終齡後會在棲息地附近找鬆軟岩穴、土縫建造蛹室化蛹,蛹期約7天進行羽化。
4.成蟲期:通常只吃露水,壽命一般為3~7天,亦有長達10至20天者,雄蟲在交尾後1至2天死去,雌蟲在產卵後才死去,雄蟲在腹末具有兩對發光器,雌蟲只有一對,兩者容易辨別。
螢火蟲的光是一種訊息,有警告、威嚇、誘敵、傳訊、求愛等作用,但最主要在求愛,在林場觀察,夜間七點至十點雄蟲飛出在較高處閃爍求愛,雌蟲則在地面草中回應,直至情投意合雄蟲急速下降進行交尾,交尾時尾部相對,同時發光,時間長達數小時,故十點之後成蟲飛舞的數量較少。螢火蟲的光是一種冷光,90-98%的能量耗在光能,只2~10%的能量用在熱能。發光器有兩層,內為反射層、外為發光層。螢火蟲會發光,乃在於體內有一腺體內含螢光素(Luciferin),經螢光酵素(Luciferase)的氧化作用而發光。
取材自『民國八十五年度永續觀光研究會發表論文』觀光資源的重現─東勢林場的螢火蟲復育 報告人: 李世寶(彰化縣農會觀光組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