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
是沒啥好說
但是每天三餐缺一不可
若因故儉省早晚餐
至少中餐也得吃吧
我是三餐都要吃
而且吃得很多
阿姆咩係屋高代
三餐都要吃才不會無力

吃飯皇帝大
早餐很重要
要吃得好吃得飽
吃飽才有力氣

這次返南
主要參加親家母的出殯告別式
雖然不差我一個但依然得列席
做人真難許多繁文縟節要遵行
系統為何當機後半段圖文消失
重新再寫感覺已經沒啦
親家母八十幾歲壽終正寢
兒孫滿堂可稱是福壽雙全
告別式場由禮儀公司統包
禮儀師全程掌握精準隆重
功德圓滿備極哀榮
想說的是現今的告別式
已非昔日由土工仔辦理
典禮程序紊亂有失莊重
禮儀公司除帶隊幹部外
只有一名男性帶唸祭文
餘著黑制服白襯衫女生
堪稱禮儀文化改頭換面
延伸閱讀:
http://www.binzang.tw/main_a83-4.html
勞委會於2008年11月起舉辦「喪禮服務」技術士證照考試
要拿到證照
除學科筆試要考各宗教的殯葬禮儀習俗
術科考試還得限時內完成布置靈堂、幫遺體穿衣化妝等
業界預估拿到證照的禮儀師
薪資可較一般傳統殯葬服務人員高三成
吸引上千人報考
後續報導:
因為大姐家沒有什麼後頭顧厝的習俗
況且姐夫五兄弟各自子女成群可留守
所以這次顧厝的紅包是沒的拿啦~
幸好自行開車南下成本有比較省
兄弟致贈白包奠儀及罐頭塔一對

關於罐頭塔的由來,民間傳說有兩種說法:(摘自網路)
一、從前家有喪事,親友會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由於物資缺乏,大家都窮,唯一能幫的,便是殺隻雞、魚等,準備三牲貢品祭拜,出殯結束後,烹煮辦桌給參與的親友分享。時代進步,食品種類多元化,便有罐頭食品的產生。起初只是幾罐擺設,後來越擺越多,供需之下產生罐頭塔這項商品。
二、傳統而言罐頭塔是親家送的,喪家忙著處理後事,親家要幫喪家"顧厝",會送罐頭塔及棉被等物品,罐頭塔內的物品以前的傳統是以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主,而棉被是因為女兒嫁過去,才有了同床共枕的關係,也才會成為親家。
依據上述說法,罐頭塔在古早時候不僅可是喪家在治喪時的最佳助力,也可以成為喪家最大的物質上及精神上之支柱,罐頭保存期限長,為祭拜往生者之最佳祭品。

連喪禮後淨身用水也以蓮花座代替,讓人覺得更有公信力
今天這篇圖文搞了一個早上
中途還因為阿國翹班被罵一頓
現在要去吃午餐啦~下午還要禮儀訓練
文章定位:
人氣(966) | 回應(15)| 推薦 (
2)|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