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下午四川境內的大地震發生時,我們正在談「台灣的板塊邊界和地體構造」的問題,地震消息是晚間才從網路新聞上得知。規模7.8,震源深度不到20公里....心底一暗,又是一個生靈塗炭的大災難。
幾日前緬甸的風災還餘波蕩漾,我都不敢想像。為了專心工作,為了珍惜生活,我反而無力去注視這一些災難新聞,畫面上的哀鴻遍野或任何文敘述的悲情陳述,我都不敢面對....
「地球科學」是一門災難科學嗎?是在大災難發生時才被重視嗎?海嘯、強震、風災、水災、土石流、甚至隕石撞地球....短淺視界的人無法理解它的重要性。
不過現在有很多課程教案教材討論的問題落在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強化大家的重視,我倒認為不需要太多人重視,畢竟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學,不管是講環境或地球系統都一樣,其實它需要架構在堅強的物理、化學、數學的工具基礎上,所以大學設地球科學系,應該要強調的是情意認知的引導與培訓,研究所的地球科學相關系所則偏向於專業研究領域的探究,至於中小學教育由於師資來源都是來自大學居多,而即便師資水準漸漸提升至研究所畢業的學位,但一大堆碩士來到中小學要教學生作研究?未免也太唱高調或揠苗助長了~
所以中小學地球科學老師的責任應該在於情意的引導,如何啟發或改變學生真正對於環境問題提高重視。但這跟「公民與道德」或什麼「現代社會」一樣,並不是列入考科就得以解決或改善的,我們的舊教育亦不乏如此的設計,人人都讀、都考公民,結果民主成熟度雖然平均水平提高了,但只要不是整體一起提高,就仍會增加社會亂度。所以我越來越感覺到菁英領導的重要性。
地球科學科不是一個就業市場支撐的顯學,但是一定是一個高難度系統學的層次,其實它是「地球醫學」未來學習與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絕對不亞於人體醫學。
我從未妄自菲薄,忍受了很多異樣和不理解的眼光,但也苦思著這新興的「地球醫學」要如何實踐和推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