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褚小英到大溪去,去老師的紀念館,聽詩人林煥彰講童詩。原來心中的設定是:童詩要怎麼寫,才會動人迷人?可是詩人講的是以發表在《中外文學》(71年5月出版,第10卷第12期)中的文章〈台灣兒童詩的回顧〉為主,題目是「從月光光到布穀鳥」。重點是《月光光》和《布穀鳥》這兩份重量級的兒童文學刊物,詩人講的是台灣的童詩發展史;褚小英認為,這個題目,講第一好的是詩人林煥彰,講第二好的可能是專家邱各容。這兩位都不是第一線童詩的指導者,如果要找出一位最有經驗的人,歷史悠久,那是屏東的黃基博老師吧!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56220/)
詩人來講詩史,是有一點浪費啦!詩人如果能帶大家一起來欣賞詩討論詩,會是更有意義的活動。褚小英以為:至少有一兩百人來聽演講,所以在桃園車站遇到蘇善,蘇善說,可能會遲到一點點,要不要坐計程車趕過去的時候,褚小英的腦筋浮現一個情境:就從後面悄悄的溜進去嘛!所以說,不用啦!嘿嘿。結果,我們及時趕到,是小型的研討,大家面對面坐著,執行長鴻文教授已經「開場」完畢,詩人正要開講。而且「就在這個時候」,世仁老師到了,比我們慢了一點點而已,時間的安排,正是剛剛好呢!遇到世仁,我很開心,已經好久沒見面了呀!
褚小英在那裡是第二老的人,經歷過「月光光」的時代,所以煥彰老師講的內容,褚小英很了解;褚小英很用心的研究過許義宗老師的《兒童文學論》,所以從楊喚開始的童話詩時代,褚小英也很熟悉。這不是吹牛,不過,自己說,總是有嫌疑!煥彰老師講到《布穀鳥》的創辦經過,是褚小英比較不知道的情形,但是布穀鳥的第一期,就刊出林鍾隆老師評介《四季的風》的文章,讓褚小英訂閱《布穀鳥》,並且多年來收藏著。《月光光》樸實,《布穀鳥》豪華,在幾十年前可以發行,可是現在沒有了。這不光是經費的問題,這證明林鍾隆老師林煥彰老師對詩的熱愛與熱情,勝過現在年輕的一輩!鴻文說,辦季刊,一年約需二十萬;褚小英想:如果能約集二十個人,每人一年出一萬元,就像月光光當年那樣,不知可不可行?勇敢站出來的人,在那裡?聽說,要陷害人,就是鼓勵人家去辦刊物。褚小英沒有辦刊物的能力,也不敢說:鴻文,你來辦。但是,如果有人承擔,要辦童詩刊物,褚小英一定會盡一己之力去幫忙:出一點錢,看看稿子。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65412/)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69699/)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72772/)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75990/)
童詩沒落,風光的是圖畫書、童話,沒有一個發表的專屬園地,沒有表現的舞台,是兒童文學作品和作家的困窘處。目前,只有一個國語日報吧!但是還是不太夠呢!資訊業太發達了,日新月異,年輕人不斷的追求新知;需要一再回味品嘗的文學作品,已經失去了魅力!
詩人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講《月光光》,給《布穀鳥》比較少的時間。講完之後,因為是冬天,天都要黑了,大家用很少的時間聯誼一下,然後就回家了。林茵校長載煥彰老師、世仁老師、蘇善和褚小英到中壢火車站,搭車回台北!真是謝謝校長,她很客氣的說,因為晚上學校有活動,不能載大家到桃園火車站,很抱歉!其實,有她載,已經方便許多了啦!
這是充實的一天,雖然褚小英沒有發表對童詩的感想,但是有複習有學習,認識新朋友,遇到老朋友,是很快樂的事呢!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89766/)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93627/)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nychu/1/138478396798/)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