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之旅 飛回台北
(二月十六日)早餐,吃魚圓麵,強能食品,溫州名產,初三才開始營業。餐後,再回飯店拿行李,長輩親人來送行,大家依依不捨。
本來是12點鐘從溫州出發去香港,結果一直到2點30分飛機才開。午餐是邊等飛機邊吃的,好在家人一起等,一直說著話,不會沒事做;等也只好等著,聽說氣候的關係,飛機飛不過來。
到香港之後,3 點45分的飛機早就飛走了!坐的是6點45分的班機,也在機場吃了簡單的晚餐,香港的東西並不便宜。回到台北,將近10點,褚老媽上樓來,發紅包,講些小小的news,然後回去睡覺,還好,沒有太晚。
幾天不在家,一切都好,只有天氣不好。褚老哥一家人這次不在台灣過年,幸好,有褚老弟一家,褚老媽有伴,新年快樂。初二,褚姑媽回娘家,褚老媽有伴,新年快樂。那幾天裡,有依莎來住,雖然言語不通,褚老媽有伴,新年快樂。(褚小英是有些不放心,不過已經去玩回來啦!)
住在台北許多年,褚小英都是朴子人;離開台北一些時間,褚小英都是台北人。王爺爺生長在瑞安,在大陸24年,在台灣56年,可是一輩子都是「大陸人」。記得煥博四歲時,幼兒園下課,我帶他去華北餃子館午餐,爸爸回家之後,他跟把拔說:「中午去吃水餃啦!很多像爺爺的人,也都在那裡吃呢!」把拔問:「什麼是『像爺爺的人』?」他說:「就是『不是爺爺』,是和爺爺一樣的『大陸人』。」我和王把拔「一樣的」嚇一大跳,從來也沒有誰跟他講「大陸人」或「台灣人」,他是怎麼分辨的?
「大陸人」都愛中國,「台灣人」有沒有都愛台灣呢?基本上,大家都愛這塊土地,但是有好些問題,卻不是小老百姓所能理解的。這次大陸行,褚小英有新的認識,那是對彼岸不再那麼朦朧與陌生,那裡一點也不「水深火熱」;他們一樣的注重教育,一樣的關愛下一代。大陸的年輕人都很努力,小孩很用功(六叔的小孫女八歲,學古箏有四年),上一代儘管經歷困苦,還是慈愛下一代的成長。褚小英從此以後,要多讀書,多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報告完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