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很多值得去執著去追求的,
而只是當人開始能珍視身邊的幸福點滴,
不論是來自愛情友情親情甚至是陌生人的溫情,
生命也就開始能夠容納各式各樣的情感交流,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或多或少的重疊,
經由文字或語言可以去傳達的也隨著這些重疊,
疊出了某種共鳴,就是這些共鳴讓人感動,
事件不會一樣,過程不會一樣,
但心痛的感覺每個人都有,
但痛快的微笑每個人都有,
在一篇又一篇文字之下的感情,
就是經由這些共同經驗串起來的,
這也是人類溝通神奇的地方,
也不知道是那句話觸動到心裡的哪個角落,引發了某種感受,而有了感動,
我喜歡文字,那是一種記錄,而且有一種獨特的絕對性,
因為這一秒的思緒隨這一秒的文字得以再現,
而這一秒就只是這一秒,過了就沒了,
於是文字就記錄了那不可取代的一瞬間,
我也討厭文字,那是一種間接的溝通,
無法知道對方在閱讀時的細微情感,更無法確知對方讀到了什麼,
可能是理解也可能是誤解,畢竟每個人對於文字的感覺不同。
以前很怕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
用很多夢想來要求自己,用很多標準來衡量自己,
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會想要有些什麼意義,無法一刻放鬆,
朋友其實也習慣我的嚴肅,但只是不戳破我那些理想底下的半瓶水,
直到我發現追求生命的意義其實就是在當下的每一刻的選擇裡,
而我也認清自己的平凡並不會讓生命失去意義,
這輩子或許只要能好好地成為自己,就已經是件了不得的事,
其他的意義也就會隨著自己的完成而開始有了新的意義,
這世界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存在才這麼不同了,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的事也有限,
但是不是真的可以讓自己活的自由活的精彩,
是不是到七老八老回憶起自己的“當年”,
可以露出睿智的笑容說這一生最有意義的就是堅持做自己...
堅持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說不用去在意別人,
我想的是...和自己和平相處,和自己的完美與不完美相處,
在遇到困難時,也還是可以去傾聽自己的心,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
這世界有很多的“好與不好”,“優與劣”標準,
其實往往是大家的,是別人的,但就不會是自己的,
一個人能做自己還能堅持到底其實是很了不起的,
(要例子嗎?國父不就是這樣嗎?)
所以,敢夢想敢追求,才能飛得高,
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標準不會消失,可是要看自己怎麼去取決。
好像是莎朗小姐曾經跟我有這樣的對話,她說她覺得人要做真正自己,
而我說:過了25歲的我要做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
現在想想,也許兩個人說的是同一件事,
只是,文字的選擇不同有了不同的認知。
Text by Clair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