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棟,就是我借居紐約的家。
我所有的生活就在當中的一個小格中,
很不可思議的一個空間,容納我所有的情緒所有的放肆所有的所有,
即使過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想念還是一種毒藥,
常常在我格外沮喪的時候,蔓延成無止境的空洞,
想念也是一種解藥,你像在也像不在,我總試圖從傢具的溫度去感覺你的氣息,
總想在開門剎那聽到一聲,“寶貝你回來了“,
總想在關門之際,嘴唇上有一個你的輕吻,
這從來就不是我的夢想,要和親愛的人分開生活,
現實總歸現實,所幸我們之間沒有距離的擺盪。
這一個星期你不在,
我去聽了一場演講,認識了三個新女人,
哭了兩次,喝完一瓶Carbenet Sauvginon,
生活的起落繼續,面對課業及自我的征戰,我得藉著自我剖白不斷地平衡自己,
我們的交集繼續,即使是在每天越洋電話的7分鐘裡,即使在看過這麼多名為T的生物之後,
我只是更清楚地看見對你的慾望及想念的濃度,而這從來就只有一個指向,那就是,你。
【後記】
Judith Bulter 寫Gender Troble的名T,五十歲了,在台上的風采依舊,
年齡是女人的天敵嗎?我想是的,但同時年齡更是一種深沈智慧的沈澱,
那種從眼底從靈魂散發出來的光芒,偌大的CUNY Graduate Center台上,她是唯一的焦點,
我想,我知道我三十歲要長成什麼樣子。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4 6:00-8:00 p.m. Elebash Recital Hall
DISTINGUISHED LECTURE
JUDITH BUTLER, Maxine Elliot Professor, Departments of Rhetoric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 Resource:
【Spring 2004 Women's Studies Speaker Series】
Feminisms Now and Again
http://web.gc.cuny.edu/womenstudies/Events_Current.htm#Feb
【Gender Trouble】
http://www.colorado.edu/English/ENGL2012Klages/butl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