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 文章欣賞
我見我思-武嶺「騎」遇
2011-05-19
中國時報
【莊佩璋】
日前騎單車上武嶺,正在全台最高的公路碑前顧盼自雄時,一年輕人牽著一輛掛滿帳篷、睡墊的單車走過來。單車族四海一家,我隨口打招呼:「從哪裡騎上來?」
沒想到對方置若罔聞,我心裡嘀咕:「竟有這麼白目的單車族?」卻又犯賤地哈啦:「載這麼重騎,很不容易吧!」
對方結巴地說:「我是日本人。」接著,一票車友七嘴八舌地用英語聊開來。原來這小伙子來自廣島,這趟是他首次來台。
台灣車友大吃一驚問:「第一次來台就騎中橫?」
他說:「我抵台後,搭高鐵到高雄,把單車組好,一路騎到墾丁;在那裡碰到一位台灣車友,跟他一起騎到台東。他推薦中橫,我就搭火車到花蓮,再騎上來。」
哇!沒來過台灣,竟然敢這麼信馬由韁地旅行!
小伙子說:「我一個朋友是台灣迷,來過台灣十五次,一有長假就往台灣跑。他說台灣是全世界最親切、友善、迷人的地方,叫我放膽去,別擔心,台灣人會幫助我。」
日本人興奮地說,在墾丁時,卅幾度高溫,椰子、海灘,就像在普吉島;現在站在合歡山上,卻像到了阿爾卑斯山,氣溫只有七、八度。太不可思議了。
被這「大和迷湯」一灌,我們車隊當然非得「親切、友善」一下不可,於是邀他一起騎。
接下來,吃飯,也不過「多雙筷子」,他跟著一起吃;到清境投宿,民宿主人「阿沙里」地說:「沒空房,但他肯打地舖,用自己的睡墊、睡袋,就免費。」他喝到人生第一口金門高粱,啃了第一根埔里甘蔗,在「魯媽」吃到第一條竹蟲......。而這一切,都不花半毛錢。
台灣人這麼做,很自然。我的父、祖那輩,用餐時,只要有人路過,一定招呼:「一起來吃吧!」每逢有人乞討,不管自己再窮,都要給個一毛、兩毛。
現在即使已工業化、都市化,但移民社會那種「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情懷,始終是我們的文化DNA。也因此,不管川震或日本海嘯,台灣人展現的愛心都十分驚人。
日本年輕人回到廣島後,E了封信來,說:「我正在學中文,下次到台灣,希望能與你們車隊用中文聊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