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6 16:57:28| 人氣96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角七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在上映第一週即秀出亮麗的票房成績,一直到目前為止,票房仍氣勢如虹地繼續在延燒。《海角七號》的確是近年來台灣電影轉型商業片中少有的異數,為何說是異數呢?因為,票房回答了一切。不過,首先我覺得需要釐清關於國片票房與賣座一事:票房與電影成就及其藝術成就不能劃上等號;而票房不好,卻意味著電影不振的商業缺口仍然無法填補,但,其藝術成就可能頗有看頭。這一可大可小的舊獊,一直以來都在啃噬著台灣新電影以降所堆砌的新局高牆;牆,當初給幾位出色、天才的創作人立下了太好的典範了,以致追趕不上這翻滾得樓高的前浪,而前浪的「作者型」電影更是一大讓人又愛又恨的美麗誤會。話說到這裡,我不免想起也欲借用一下郝明義先生的一篇文章:「中華隊總會打出特別節奏的原因」,裡頭有一句話,特別地引我注意:對於中國足球,這麼多年,我們大多數時間都靠幻覺打發日子,但幻覺什麼也無法改變,中國足球需要一個新的開始。這話把中國足球換成台灣電影,也很通順。



台灣電影人才濟濟,隨口一數都能舉出成績斐然、名耀國際的台灣導演,但是,台灣人不能老是靠著這樣的光環幻夢來期待,這就是出土台灣、原汁原味的台灣電影啊。台灣電影要脫出巢臼,勢必要向商業與電影工業進程靠攏,作者型電影,試驗了這麼多時間,在在證明了,很會得獎,不代表票房好。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對於《海角七號》聰明地結合了商業元素與本土意識,再加上播映以後也跟著熱了起來對日據殖民時期的觀感相歧,怎麼看,我都覺得聰明得當。



電影就從阿嘉的「去你的台北」展開序幕(這裡,小提一下,個人覺得人物的設定太過制式,情感張力明顯受限,阿嘉不得志的與外疏離與客家人馬拉桑的勤奮努力及友子情緒變化大得沒來由等等,角色的個性鮮明但缺乏張力與層次。但導演對演員調度非常得心應手、功力深厚,人物間的結構手法順適,不會令人眼花撩亂),導演運用了所謂城市與家鄉、夢想與逃離的符碼,來勾勒出帶著期待與夢想北上的年輕人,在夢想的城市的織夢破滅的集體情感投射。這幾年來,台灣人都不好過,也都鬱鬱寡歡、蠅營狗苟好久了,關於夢想,今年總統大選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但話過不提;馬如龍飾演的代表,就好像是現在枯糜的台灣在向美好的未來招手,恆春(鄉下)留不住年輕人,好山好水更無法喚回編織夢想的年輕人,於是索性先囫圇吞棗地先上再說,劇中人水蛙、國寶茂伯、馬拉桑、大大等人就這樣在先上再說的堅持下,展開一場我們都會開懷大笑的逐夢之旅,你說,這像不像是一個正懷抱夢想的輕狂與青春幻夢呢?



被日本殖民後的台灣,殘留下了很多記憶,有語言的記憶、人像故事的記憶、人文變化的記憶。而這些,都被魏德聖導演巧妙地運用了。片中的多種語言夾雜及穿插的一段愛情懺悔情史,透露出對於過往的所謂後殖民情節的融化,而這樣的融化是好的,現在的台灣太過二元對立了,非藍即綠、非本土即外省等等太多刻薄的意識形態箝制住台灣人的自由意志了,當真不是一就是二嗎?如果能夠容許灰色地帶甚至紅色黃色管他什麼顏色,如果每個人能夠重拾自己的自由思考不必再受過多犬儒的無謂思想牽制,那這樣的語言交雜,在我看來,倒是挺不錯的一種意識形態的融化。再來,就是關於「藝術」的滲透力;如果只是用多種語言的融合來把意識形態解套,那就不算高明了,重要的是當中存在的「聚合物」是什麼,是什麼使得語言得以相濡,甚至達到溝通、瞭解?開一場演唱會的商業行為,被用來作為一種滲透力與感染力,說這是「藝術」所導的功勞,應該不為過,而且也證明了,藝術(音樂)的跨國界與無障礙(音樂雖貫穿片中,但也畢竟薄弱,讓我感動的只有聽到中孝介唱歌的時候)。



這樣看來立意深遠的議題,當我再回頭想到那段懺情史時,也不禁想,有無借用這樣的一段歷史(日據殖民、臺灣光復)來過渡、複印現實社會徵象的必要,這個問題,是本片最大的灰色地帶,我想每個人的看法各異,而我個人則是不覺得有此必要,因為,古、今的對照,不應只是偷渡歷史來放大現在,不該只殘有餘韻卻對應不了現實,「海角七號」不該只剩找不到的地址這樣的功能,它的隱喻呢?似乎「國境之南」更來的貼切些。


♦推薦延伸閱讀
【無角度】- 686:《認同的孤島》http://www.wretch.cc/blog/dennischan/9571664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台長: 小美
人氣(96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就是愛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微甜微酸微澀 -《甜蜜蜜》
此分類上一篇:撕成兩半 -《蘇州河》

新的
坐在電影院裡, 我與許\\\多的觀眾一樣, 深受感動。戲裡的地方樂團, 在全心投入, 日夜苦練之後, 竟能與遠道而來當紅的日本歌手, 在舞台上起了共鳴, 兩個文化之間, 奇妙的連結了起來。這部影片在艱難的環境下, 運用有限的預算, 由不算是大卡司的演員擔綱演出, 證明了只要有優良的製作與劇本 ,台灣的藝術表演, 還是大有可為。其實, 成功\\\可以有多種面向, 機會也不只一種可能!
2008-09-13 23:53:57
版主回應
^^
很同意妮說的。關於這部片我這麼寫,也不是說我不喜歡它,我只是寫出了部份較個人的想法。當然文寫了後反而更多了些思考與自覺,站在同是非常欣然地看到這樣激發蓬勃生氣的國片,心裡是很開心的,只是,在一片激情讚賞的驚嘆中,我試圖去由另一個角度切入去寫去想。

很開心妮的回應,而且其實我是很開心見到這麼一部突破舊局的台灣電影的呢。
2008-09-14 04:16:48
~鳥人~
不好意思,可以來這裡幫我留個言好嗎?我想連結更多人看海角七號,謝謝~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899255217/3/1310003502/20080901120819/
2008-09-28 15:32: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