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上學期的時候
修了一個名叫"農村文化..."的通識課
這堂課的特色除了
介紹農村文化的社會宗教農業各個面向外
還有
每學期兩次為期一天的農村參訪
原本是只要擇一參加就好的
可是我實在太想要出去走走了
就兩次去都參加了
再說報名費也還算平價
第一次是去 ...是去哪啊 忘了>< 在高雄
第二次是去 美濃
這次我要寫的是初訪美濃後的心得....
為了趕上6點多集合的時間
在12月末的冬日早晨 起了個大早
剛出門時 天空還是濛濛亮
景物依舊是一層暗灰色的色調
就像冬那冰冷的溫度一般
不可觸及
在導遊的指揮若定下
坐上了遊覽車
由於時候尚早的關係
體貼大學生難得早起的司機
並未開任何一盞燈
也沒有開任何的電視
彷彿灰暗的世界裡還有更灰暗的空間般
身邊可見的同學
無不是蒙著睡意就是毫不抗拒的沉入夢鄉
自己起初也想振作
卻最後還是屈服了
醒來時
城市的灰暗早已不知去向
陽光已為窗外已換上另一番氣象
冬日柔和的陽光普照在沿途的農村景色裡
像是塗了一層光滑的防腐劑
不論是什麼事物
都顯示出一派生氣盎然的情調
就連受了陽光鼓舞的我 好像也隱隱感受到生的氣息
遊覽車將我們拋在租腳踏車的地點
這次的旅行幾乎都要依賴腳踏車
難怪價錢硬是比前次增了不少
腳踏車並不算上乘
但也還可以接受
在說這次的旅行就是 要脫掉 城市樣樣求快的包袱
先是為了帶隊特地分了兩組
偏偏這組所有人都是陌生人
意外倒圖了個自在
縱使其中不乏難分難捨的情侶
但大多數仍是像我這樣孤棲無伴的單身人士
愜意的騎上腳踏車
跟隨著導遊前進
家裡雖然也算是鄉村
但著實有著城市的影子
散布於農地間 叢集而生的住宅 絲毫引不起我美好的聯想
而美濃所見農地就是農地和農舍的集合
和住宅區幾乎各自獨立成一片區域
因此較能看到真正的農村景觀
還有遠方的青山綿延的勾勒出農村的背景
近處的農地整齊的像格子布般星羅棋佈著
但是種植的作物又絕非千篇一律的單調
諸如稻米 玉米 花卉 果樹 甚至是水生植物 應有盡有
加上遠離的都市的車水馬龍
空氣也較都市清新許多
這些都是故鄉所不及的
我們的第一個據點
就是去看美濃名產板條的製作
現在幾乎所有步驟都已用機器代替人工
所以看起來怪無聊的
我幽然的神思已無法專注於講解上
只吃吃的望著桌上白玉般粉嫩潔白的板條成品
就像是預見了今天午餐的盛況般那樣饑渴
離開後
走入農村景致裡
四處所見滿是叢生的作物
先是 導遊選在一西 玉米田旁停下
娓娓說起 美濃的農業實況
印象中 他意外提起 了金柯拉 這個詞
當時還是一知半解 (雖然後來還是沒非常搞清楚)
但見那幾乎比人高的玉米田挺立的結著尚未成熟的果實
隨著微風晃蕩著
而縱然導遊有意讓我們這些 (腦海自動設定的背景) 都市小孩下去見識一下
何謂玉米
可是我出於對泥土沾汙鞋子的疑慮
就只在遠方觀看而已
更何況小時候也還是有過玉米田相關的回憶
所以也算不上不辯五穀 )\
一路騎過一帶多數平房的區域 來到一處舊時燒製菸葉的場所
導遊講解其中的奧妙已然淡忘
只見飽經風霜歲月的紅磚房裡
已經閒置了許多時候的沉積著灰塵和落葉
暗暗控訴著鄉村的衰落和挽留不住年輕人的殘酷現實
後來 導遊還隱約的提到一位有名的美濃文人
鍾理和 先生 (國中課本曾選過他的文章)
曾經在美濃住過不少的歲月
對他的作品雖然不是很熟稔
但對著這樣忍著身體病痛奮鬥創作且英年早逝的勇者
還是不免油然產生一種敬慰之情
(大學時代 曾讀過他的一篇短篇小說 只覺得淒涼的過分 令人不忍卒讀)
折回原路
又看了一間菸房
這座同是紅磚製的菸房貌似和前處所見大不相同
主要原因主要是外觀的簇新的不合常理
又整潔的奇怪
後來才從導遊口中得知事情的真象
導遊語帶譏刺得指出
這座僅作”參觀用”的菸房 經過主事者人為不當的設計
有著許多違背常理之處……(所以導遊才帶我們先看那間破舊的菸房)
沿著先前經過的路的另一邊
來到了一處檸檬田
只看過檸檬的我
對於檸檬到底長什麼到是真的是渾然不知了
不過憑著對一首名為 檸檬樹 的印象
本能得覺得 他是長在樹上的
果不其然
初次見面
只覺得檸檬樹雖不如想像中高大
但也不如茶葉的嬌小可愛
用心的導遊還特地摘了些片樹葉想讓我們也能 聞取檸檬葉清新的香氣
不過個性被動又帶彆扭的我 始終無緣一聞究竟
折返回原路 轉入一處小路
和之前所見一般是農田景致
卻看到某處有著難得一見的水田景觀
這水田栽著 我所不知的水生植物
只見距離我約莫2公尺高的右側下方
蔓生繚繞著我所不知得水生植物
將整面水域染著翠綠 映著遠處的青山
頗有一番青山綠水的姿色
綠水裡這時有一位裝備齊全的農人正在忙著採收這不知名作物
和另一邊的民宅
一位農婦打扮的阿姨
合作無間的處理這些採收上來的長條狀的水生植物
導遊雖然有停下來講解
但一閃神間還是沒能得知此水生植物的廬山真面目
再往前行 不遠處
來到一間宗祠
導遊請了當地的老人
說明其中的掌故
雖說盡是些似懂非懂的話語
對照著我所讀過的台灣歷史
卻隱隱然有一種懷古情調盤桓在腦海
後來轉過大路 又邁過小路
來到一家藏身於小巷的油紙傘店
在許多人心中
油紙傘毋寧是最家喻戶曉的美濃特產
還依稀的記得 年幼時家中有一把油紙傘
上頭所描繪著圖案雖已同回憶般退色
仍隱約的覺得很美 (只可惜大家都不撐他們)
卻始終美濃紙傘只聞其名 只見其傘 而不能親見其創生
來到這裡雖沒有時間細看手工之巧
但看著店鋪旁陳列著半完成的紙傘 卻不難想像其中歷程
只可惜這家店鋪多是剪紙藝術的油紙傘
和我心中的水墨山水的紙傘
委實有些落差
看完紙傘
已是近午餐時間
導遊帶領我們前往”粄條街”吃中餐
由於中餐自理
所以就任人自選店家
我先是在某一家吃了 乾板條
又在另一家吃了 炒粄條
花費雖然比起平時 是多出了些
但畢竟是難得的出遊
還是值得的
下午的行程比起早上更加緊湊
我已無力拼湊完璧
隱約記得
曾看了美濃的一條人工水道
參觀的一座廟宇
之後來到一片盡是綠野平疇的地區
腳踏車輕快的奔馳與小路上
自然就可以仰望著片綠色的沃壤
遠處的青山像長屏風般橫展著
些許精美的房屋有如植物般盤根錯節的散生於其上
只是沉靜的被綠樹和農田所圍繞著
絲毫不會讓人覺得 這是不該出現在這幅畫裡的景物
先是參觀了一家私人陶藝館
又看了一處廟宇
這麼說來
也是因為這門課
我才知道宗教和鄉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性
說也奇怪
雖然不停的轉換據點令我有些厭煩
卻不大覺得疲倦
只須展眼一看這裡的青山綠水
就覺得 身後的負擔就能輕易拋卻般
身輕如燕
腳踏車輕盈得走在最後一段筆直的鄉間路
四五點的午後的農村風景
披拂盪漾著一輪金黃色的光圈
就連頹喪的老樹也要看似昂揚起來
微冷的風正傳遞著冬夜的信息
天上的雲也換上彩色的外衣
在古祠白色的牆邊留下淡淡的灰繄
這趟參訪就要進入尾聲了
歸還了腳踏車後
老師先是讓我們在遊覽車週邊的賣場閒晃
沒有任何攜帶伴手禮必要 和動機的我
只是搖頭晃腦踅的一圈
上了遊覽車之後
助教又說
雖說有點晚了
還是要去某個賣場???(農業?)看看
約略停留十分鐘
雖然了無意緒
還是下去看了一回
省錢的我依舊堅持著一毛不拔
遊覽車駛向黑暗的夜晚
我則是陷入了沉思
幾乎快不能確定這是夢還是真實
竟和眼前這些素不相識的人 在美濃度過了一天的光陰
甚至半句話 也沒有說
坐在我前面座位是一對情侶正握著手熟睡著
斜後方一位我幾乎在意了整整一天的妙齡少女 則是對著窗外的風景若有所思的凝望
我就這樣什麼都不做的冥想著…
我什麼也沒有
連伴手禮都沒有就離開一個讓我有點感觸的地方
就像是自一場幽夢中醒來
彷彿那個誤闖桃花源的漁人般
不知漢魏...
回到成大之後
人群如鳥獸散去般離開
就這樣走向各自的生活
我則是依然回到乏味的人生
只隱約覺得自己的胸中確實吐納了些許山林之氣
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為現實淹沒中….
文章定位:
人氣(14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