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為了某課程特地做的報告,老師要我們找的是生活中的意象,我的題目是 "卡通神奇寶貝設計裡的中國意象"...其實前面還有一段總論,總覺得不夠好就省略了。
題目卡通神奇寶貝設計裡的中國意象,就是檢視現存649隻神奇寶貝中,找出具有”中國風”的設計。
第一代 風速狗
在他的原始設定中,是被以”傳說神奇寶貝”的定位著,在他的說明下,更直接說明了源自中國的傳說,「華麗的鬃毛讓人一看入迷,是中國傳說中的神奇寶貝。」
「在中國相傳已久,傳說中的神奇寶貝,會以快速到令人不敢相信的速度行走著。」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neverland105/2/128896277616/)
狗的名稱,卻有著近似貓科動物的外表,一身鬃毛更是其特色,他的原形是中國傳說中的狻猊,龍生九子之一,有著誇張的捲毛的獅子形生物,其實就是在中國式廟宇時常看的到的石獅,在日本則稱為狛犬(こまいぬ),經常擺設於神社的左右,據說還是日本平安時代(西元794年到1185年左右,約等於唐宋之間)流傳過去的呢!
第一代 鯉魚王 暴鯉龍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neverland105/2/128896300891/)
這兩隻神奇寶貝分別名叫鯉魚王和暴鯉龍,後者是前者的進化型,相信眼尖的人很容易看出這兩隻神奇寶貝和中國的關聯,是的,他們就是源自鯉魚登龍門變為龍的傳說而來,關於登龍門的記載最早現於《後漢書·黨錮傳·李膺》:“ 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用來比喻文人被有識人之明的上位者拔擢,而後來中國封建時代科舉高中也稱登龍門。後來的辛氏《三秦記》曰:「 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也。」初次出現魚躍龍門的傳說,但未確有鯉魚之說,至於如何演變,手邊沒有更確切的資料可供佐證。 同樣的傳說後來也流傳到了日本,演變為鯉魚旗的習俗,傳統的日本人家庭會在陽曆5月5日男孩節時掛上各色各樣的鯉魚旗,無非是祈求望子成龍之意。
第二代 麒麟奇
這隻在外型上雖然只是一隻長頸鹿的形象,但是命名確實有著和中國密切的關聯。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neverland105/1/128896320331/)
麒麟,最早是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花草,故稱為仁獸。麒麟的形似馬,狀比鹿,尾似牛尾。麒有獨角,麟無角,口能吐火,聲音如雷。和今日所見的長頸鹿並不大相似。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明代鄭和下西洋時,船隊曾航行到孟加拉,曾帶兩隻孟加拉國進貢的麒麟(長頸鹿)回到北京。當時阿拉伯語中稱長頸鹿為 giri,並且明成祖為了誇耀功績,即借古書中的祥瑞之獸麒麟的作為 giri 的音譯。時至今日,日語及韓語中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閩南語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
第二代 水君 炎帝 雷公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neverland105/2/128896370817/)
這三隻在外型上和中國風沒什麼關係,只是他們在被命名時加入了中國元素。
君、帝、公 都是中國古代對統治階級的稱呼,在遊戲中,他們和下一隻要介紹神奇寶貝有著極密切的關係,而下一隻神奇寶貝的命名也有 “王 “字。(他們在遊戲和動畫中都算是稀有的神奇寶貝)
第二代 鳳王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neverland105/2/128896401442/)
命名根據日文直譯是 “鳳凰+王”
根據文獻,鳳凰傳說最早紀錄在西周(國語周語),鳳和凰其實本來分別代表這神秘生物的雄性和雌性,因此在中國文學和藝術中,常常被視為愛情的象徵,鳳凰也被視為百鳥之王,擁有各種美好的德行,其顯現和政治的清明與否相關,鳳凰最早的形象,根據字型推測鳳凰最初的形象可能是風神,到了《春秋演孔圖》“鳳,火精。”《春秋元命苞》:“火離為鳳”等記載,已演變為火鳥形象。(但也有人認為他在神話中最初就是以火鳥的型態存在著)
鳳凰的外型在古人的圖和雕像中狀似孔雀(如右圖),《山海經 南次三經》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禮,背文曰義,膺文為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這隻神奇寶貝設計雖然使用的配色沒有到五彩之多, 但他放射狀的尾巴和鮮明的配色,和古書文獻上大致上還是相合的。
除此之外,日本京都最負盛名的古剎,金閣寺(本名鹿苑寺)的寺頂也佇立著一座金光閃閃的鳳凰雕刻,這座最早建於14世紀室町時代的金閣寺,已經歷數次的意外焚毀和重建,其中以1949年的僧人縱火事件最受世人注目,其後日本作家 ,三島由紀夫更據此事件改寫成小說《金閣寺 》,成為轟動日本文壇的鉅作。
京都令有約莫同時代建立的銀閣寺 (本名慈照寺),兩者均為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所創建, 屋頂則是佇立著銀製鳳凰,和金閣寺遙相輝應,但由於種種原因,銀閣寺的名氣遠不如金閣寺來的響亮。
恰好神奇寶貝遊戲中的鳳王,其出沒地也在形狀相仿的古塔之上,不免讓人引起這樣的聯想。
第三代 七夕青鳥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113669/)
將西方童話的青鳥形象和中國七夕傳說結合的神奇寶貝,雖然外型比較偏像青鳥,但是它雲朵般寬大的翅膀,就彷彿可以在天空築一座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並且得到幸福。
青鳥是比利時劇作家Maurice Maetrlinck,1862-1949 的創作,曾獲諾貝爾文學獎,青鳥的意象在童話中代表的即是”幸福”。
關於她的命名,日文和英文有些許不同,關於命名的字源也有爭議性,日文 名チルタリス,字首大概是故事中青鳥主角名日文翻譯チルチル轉化而來,也有可能是琉球方言中的鶴チル,雖然前者較為可信,也有可能兩者皆有,至於字尾タリス則有コカトリス(希臘神話中由雄雞所生再由蛇孵化雞頭蛇身的怪物,並且擁有可以將敵人變為石化的目光的可怕能力) 和タリス (16世紀的英國作曲家)兩種說法,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可能性,前者因為七夕青鳥在遊戲設定中為"龍系”而相關聯,後者則是遊戲設定中被賦予”哼唱神奇寶貝”的音樂特質有關,至於中文翻譯”七夕”之名,則是來自英文名中Altaria (Altair為牛郎星英文名) 有關。
中文譯名七夕青鳥則是日文名和英文名的折衷之翻法,或許可以推想設計者原本只是想要按照西方童話的形象設計,只是後來在英文命名時,才想到將中國的元素加進來也說不定。
除此之外,可不只西方童話有青鳥,我們中國也有青鳥有關的傳說‧最早現於《山海經》「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後來漢朝班固《漢武故事》中有「七月七日,上(漢武帝)於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的記載,其中七月七日又與七夕暗合,在後來不斷演變牛郎織女的故事中,又與西王母相關聯,這麼說來中譯“七夕青鳥”也可以說是兼顧中國傳說和西方童話的翻譯。
日本也過七夕,也有來自中國牛郎織女的傳說,但和我們有些不同,他們的現在的七夕是陽曆的7月7號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陰曆,原本陰曆節日大都直接改成陽曆)
第四代 烈焰猴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160223/)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160343/)
關於他的設計有兩種說法,有人認為是取樣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猴神Hanuman,但也有人是取樣自西遊記的孫悟空,不論哪一個說法正確,其實西遊記孫悟空本身的形象,也很有可能受過印度猴神的影響,如胡適在其《西遊記考證》中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拉麻傳》里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歷史學家陳寅恪也有類似主張。
第四代 銅鏡怪 青銅鐘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177664/)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177734/)
這兩隻的形象分別是青銅鏡 和 青銅鐸,青銅鐘事實上台灣中文翻譯的問題,將日文的鐸誤翻成了鐘。是以中國青銅時代的古墓陪葬品作為取材,在日本彌生文化(今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西元前300年一300年),也曾出土類似的文物,研究指出彌生文化是應當秦漢之際中國人移民的遺跡,更有人大膽推測是秦始皇派徐福求仙的遺留。
弥生時代(中期)/前2~1世紀 青銅製 高42.7 伝香川県出土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188146/)
第五代 コジョフー コジョンド(尚未有正式譯名)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208484/)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208778/)
這兩隻神奇寶貝出現在上個月(2010年9月)發售的第五代神奇寶貝之中,雖未有正式譯名,但從コジョフー,直接拆字為 日文的”居士+武術”,並且可能暗藏了白鼬“おこじょ”的日文的一部分,コジョンド則是日文的”居士+迅疾”。
外型上,進化之前儼然一個中國功夫白鼬的形象,姿勢上也是一赴擺拳弄腿的神態,進化之後則是宛若一風度翩翩的狐仙,體型上又有著傳統中國文人寬衣大袖的形象,肯定是最中國風的神奇寶貝之一。
居士一詞可從日本追溯到中國,最初是指隱居不仕的賢者,如《魏志》管寧傳:「胡居士賢者也。」後來佛教東傳,又借指居家修佛之人,如《維摩詰經‧方便品》:「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後來這一詞傳到日本,還用作為高僧的法名。
第五代 チャオブー(上) エンブオー(下) (尚未有正式譯名)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241882/)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241591/)
有網友認為取樣自西遊記的豬八戒,雖然相似度並不甚高,不過遊戲相關者曾受訪表示,此一系列設計確有取材自中國文化的傾向,但沒有明切的表示出自何者,敝人認為其身上的花紋,也許就是緊箍咒的變形。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3/neverland105/3/130780270259/)
就我能力所知,大概只有這些了,其實在這些設計中,也可以隱約看出日本人早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甚至吸收轉變為日本式的風俗,也展現出日本人樂於吸收外來文化的民族性。而在眾多神奇寶貝設計之中,與埃及、西方文明相關的設計也不少,但大多數是還是直接取樣於生物界,看著自然界的各色各樣的生物被重新賦予可愛的形象,大概也是神奇寶貝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文章定位:
人氣(1,00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