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題前說明一下
其實我學妹也算是我最早主動告知這新聞台的少數幾個人之一
但她似乎從幾年前開始就沒再看我的文章
這篇補遺算是我這陣子所整理出來 想要告訴她 幫她釐清思緒的話
前幾篇的"取捨"其實也是 只是我覺得這些訊息放在新聞台裡也不錯就發了
既然已經整理好了 不寫也是可惜
如果哪天她突然心血來潮又想到我的新聞台
能夠看到就算她的運氣
---------------------------以下是主題-------------------------------
基本上我對宗教算是蠻敬謝不敏的
不過因為佛教很多教義比較偏哲學
所以有時候我會藉由佛教的說法來闡述一些自己的想法
佛教中認為人生有八大苦
生 老 病 死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 以及最後的五蘊苦
而我學妹所陷入的窘境 歸根究柢可以說就是求不得
事實上 求不得本就是世人最常陷入的苦惱之一
端看嚴重與否而已
與求不得相對的就是滿足
要解脫求不得苦 指的就是讓自己的想望或者該說是心滿足
那麼 人又該如何滿足呢
常說知足常樂 要滿足 就得先懂得知足的道理
其實這個論點也不能說錯 但這論點卻比較偏向消除人們本身的欲望
所謂無欲則剛嘛 只是既然是人 又怎麼能無欲
就連出家人都會偷偷去租迷片來看了
以我的觀點來看 這種論述是接近自我催眠的幹話
我在幾年前的文章就曾提過
滿足 並非是因為無求而來
而是要真正明白自己所求為何
專心一志的追求自己想要的 然後割捨掉其他多餘的欲求
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所以 人們必須懂得取捨的道理
至於取捨的道理 有興趣請去看我之前兩篇"取捨"的文章
而我學妹的求不得
就在於她不明白取捨的道理
她與她男友的相處陷入了進退不得的窘境
一方面她與她男友的情感能給她生活上實際的短暫滿足
但另一方面她又不滿於她男友不夠愛她
她男友確實不愛她 不過她也不愛她男友就是 反正兩個人是處於互相需要的情況
她期待著她男友能為她做更多 可她又知道她男友做不到
再加上還有其他阻力 比如雙方的家庭因素等等
所以我才說她進退不得
進 沒辦法結婚 她自己也不是很願意和她男友結婚
退 放棄的話 她又覺得自己的生活很需要她男友
而一直下去 她又覺得自己無法接受這樣的自己 這樣的生活
整個人陷入了對自我的不認同 人生的虛無感與茫然之中
心靈與性格出現了極大的扭曲
如果不能解決 情況一直維持下去的話
她要嘛罹患精神疾病 要嘛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將扭曲視作正常
從此台灣又多了一個經典的母豬台女---現在看來幾乎是了
陷入這樣的窘境 應該如何解決
或者說 該如何取捨呢?
要明白 取捨二字為何要放在一起 這種造詞方式真的體現了古人的人生智慧
在很多時候 取捨是不能單獨存在的
說穿了 也就是"欲取先予 要得先捨"的道理
她可以有很多選擇
如果她想繼續和她男友在一起
那她就必須先捨棄自己不現實的想法 也就是期望她男友能更愛她
因為那是超出他能力範圍的要求 就像我學妹對她男友也只是生活上的需要
我也不覺得她愛她男友 既然雙方都不愛對方 就該公平一點
如果能做到 至少兩個人能夠在不怨懟的情況下繼續在一起
至於是否要進一步到結婚 那又是另一個取捨
包含是否能夠不顧家人的反對等等
選擇和她男友分手 也是一個解決她窘境的方法
之前以我個人的立場 我當然是比較希望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只是這樣做 同樣必須要捨棄她生活中得到的短暫的滿足
但卻能得到她對自我的認同 當然 也才有可能得到我
至於最糟糕的做法 莫過於繼續維持這個局面
不做選擇 也是一種選擇
但結果就會像我前面說的 要嘛罹患精神疾病 要嘛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將扭曲視作正常
從此台灣又多了一個經典的母豬台女
而我學妹在我介入之後
她做了一個最糟糕的決定
這種作法在面對取捨時是最要不得的
就是什麼都想要
早在我學妹跟她現任男友交往之前 還在前一段感情的時候
她就曾對我說過"如果我能和她男友合一就好了"
這句話說得我當時直翻白眼
這種話她也只敢對我說 不會對她男友說
我那時好像只對她說 這種話以後就別說了
那已經是八 九年前的事了吧
那時候她不懂 沒想到過了那麼久她還是不懂
為何說這種作法在面對取捨時是最要不得的
因為在想要的事物本身就是非此即彼的存在之下
什麼都想要 最後就是什麼都得不到
好吧 從這方面來看 也不能說我學妹什麼都想要
其實她想要的還是她男友 只是她還試圖在這種情況下把我綁在她身邊
這種自作聰明的愚蠢簡直是不知所謂
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
對於我學妹往後的人生我也推演得差不多了
如果我後續能夠做到對她完全置之不理的話
最大的可能是她會回頭去找她的前男友---就是她說希望我能和他合一的那位
再次就是終身不婚的單身女性 但一年要出國至少兩次 時間加起來要一個月的那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