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8-04 21:55:39| 人氣3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師抗爭的論述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主國家必然會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抗爭活動
抗爭活動可大略區分為感性與理性的層面
感性指的是抗議的熱血與激情 它會決定一場抗議活動的規模大小
規模越大 就越能受到注目
理性層面則是指抗議的論述部分 它必須足夠合理才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與支持
可以說真正決定一場抗議是否能夠成功
在於它的理性論述
比如說凱達格蘭大夜市跟紅衫軍 規模是夠大了
但卻後續無力 是註定要失敗的抗爭行為
又比如說太陽花學運 網路上不知有多少說帖跟懶人包 論述相當的清晰
可惜這十幾二十年來 在台灣很大部分的抗議活動只聚焦在前者
又或者說一堆抗議活動根本只有前者就發動了
也不知道這跟台灣教育缺乏邏輯論述是不是有關係
事實上 就連教師的邏輯論述能力都很有問題

軍公教的福利一直被當作是改革的標靶
其中當然有政治操弄 媒體標題殺人的因素
比如說最引人詬病的18% 媒體標題永遠不會告訴讀者
18%到民國八十四年就已經取消了
而藍營會告訴民眾 十八%已經沒有了
綠營則告訴民眾 十八%還有 而且逐年加重台灣的負擔
但在馬英九執政的後期 倒是有個統一口徑 就是十八%造成了國家極大的經濟負擔
而關於十八%完整的說法是 民國八十四年以前開始服務的才有
八十四年以後已經取消 但因為八十四年以前就在工作的人還沒有完全退光
所以還有人有十八%的福利 而隨著這些人的逐漸退休 政府花在十八%的預算會逐年增加到他們退光為止
是政府沒有這樣告訴人民呢
還是台灣人民的智力連這樣的說明都看不懂
我想都有啦 想想有多少人看新聞都只看標題就知道了
但問題是教師自己呢
有一而再 再而三地為自己澄清嗎?
還是講了一兩次 因為接受的人太少 所以就不講了呢

事實上 如果只是因為灰心而不加澄清
那還算是好的情況
嚴重的問題在於我一開始所說的邏輯論述能力
很常看到老師的媒體投書 或是在教師聚會的場合聽到這樣的言論
"18%是因為過去軍公教的薪水太差 沒有人要當 所以才有這樣的規定 怎麼可以現在因為台灣經濟差就去改它"
這是最常聽到的論述 其他什麼說政府本來就要照顧軍公教 因為軍公教很有貢獻的屁話就不談了
這樣的論述 還最喜歡扯到信賴保護原則
先從這個論述本身來看
"因為過去軍公教的薪水太差才有十八%"
有十八%的前提是因為過去軍公教的薪水太差
以邏輯的論述 當前提消失了 後續也就不該存在
比如說政府對於低收入戶會有每個月的補助 低收是前提 補助是結果
當這戶人家因為種種原因脫離了低收之後 難道政府還要再繼續給予補助嗎?
如果答案是否 那麼十八%當然就可以改
至於要扯到信賴保護原則 我只想說 這樣過去的不公不義都不需要改
因為那些在過去幾乎都是合法的
而最重要的是 回到我一開始說的 假使教師拿這個出來當抗議的論述
合理嗎? 能夠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嗎?

社會認定關於教師的福利有很多
除了十八%外還有寒暑假
很多人會批評說教師寒暑假沒有上班還可以領薪水不公平
這方面其實就可以有很多合理的論述
"行政寒暑假依然要上班 所以沒這方面的問題"
"導師學期中一天上班時間為十到十一小時 從早上七點二十到下午五點 中午用餐跟午休也是要陪學生 根本就沒有休息 以一天法定上班時間八小時來算 寒暑假就是補回加班的時間"
"要取消寒暑假 那就把該給老師的休假跟加班費還回來"
順帶一提 台灣工作環境的責任制 真正且最早的起源就是在教育環境
而且是針對行政
因為在教師的工作法規裡明確規定 凡是屬於業務範圍內的性質 皆不給予加班費
只能給予補休 課務還要自理

這幾年在教育圈一直有人提到台灣社會對教師的汙名化
這是事實
所以每年都會有老師發起的抗爭請願活動
而抗爭的論述是什麼?
其實在教師工會裡都有說帖
但問題是 這些說帖合理嗎? 能夠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嗎? 能夠鍥而不捨地說明嗎?
真的有很多老師都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價值觀狹隘又缺乏客觀合理性
教出來的就是齊一式的學生

最後再補充一點
台灣的受薪階級其實都應該要站在同一邊
勞工 軍公教 醫護 工程師等等 凡是在基層服務的
都是被剝削的一群人
實在不該彼此敵視 甚至不管哪個團體出來抗爭時
都要有同一個論述
那就是該給企業加稅
就像年金改革 重點就是政府沒錢
可在台灣 賺大錢的人繳的稅反而比例很低
慣老闆還一天到晚嚷著要出走 凸

台長: 獨行的真實
人氣(36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