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靡的臉書Facebook建立史怎麼可以不看一下呢?
在本片飾演愛德華 我深深覺得他很可憐....合夥人之ㄧ
我認為導演大衛芬奇能把這過程拍的不乏味實在要給他一個讚
台灣廣告根本是沒有打吧!
而且臉書有個規定就是不能用臉書來打自身的廣告(就是有Facebook logo)所以曝光率不高
但我當看完電影時 這是一部臉書的黑暗史 創立的過程中的商業殘酷面
還有臉書最原本的創意是自同校哈佛雙胞胎跟一名同學的點子
而馬克是把這構想更近一部的改良
但是很自私的是馬克答應要幫他們創立 卻一直拖延和他們開會的時間 這過程中不斷的寫程式且擴張
從片子中我深深替馬克的朋友愛德華感到悲傷
他是最先的投資者 如果馬克沒有他一開始那小小的資金 說不定現在也沒有臉書
但如果雙胞胎沒有找馬克 也不太有可能現在的臉書
而馬克他有能力 高智商 高遠見 碰上了上述兩條的事件 而導致了後面的風暴
每一天在生活中所發生的小缺陷小遺憾小想法 可能是未來的富比爾蓋茲帶來很大的靈感
這片子說的很多很殘酷很現實很悲悽
舉例來說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底下的程式工程師都比他聰明 但為什麼大家都只知道賈伯斯?
這也很像是一部片 大家都只知道導演 演員而不知道幕後工作人員 除非那工作人員有得獎曝光率有高
總之很多很多的因素在這部片"社群網站"看的算透徹 讓我這外行的不是學商看的很過癮
不過我深深覺得這部片在國外比較吃的開
如果我說這部片有受過教育的人比較能從中獲得什麼這樣會太過份嗎 顆顆
Facebook的創辦人是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之前畢業於阿茲利高中。Facebook的名字是來自傳統的紙質「花名冊」,通常美國的大學和預科學校把這種印有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花名冊」發放給新入學或入職的學生和教職員,協助大家認識學校內其他成員。最初,Facebook的註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在隨後的兩個月內,註冊擴展至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如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史丹福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和所有的長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學校也被邀請加入。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個大學後綴電子郵箱的人(如.edu, .ac.uk等)都可以註冊。之後,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會化網路。而從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戶輸入有效電子郵件位址都可申請。用戶可以選擇加入一個或以上網路,例如中學的、公司的、或地區。[6]
根據2007年7月的數據,Facebook在所有以服務大學生為主要業務的網站中,擁有最多的用戶:3400萬活躍用戶(包括在非大學網路中的用戶)。由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上載850萬張照片。這甚至超過其他專門照片分享站點,如Flickr。2010年3月,Facebook在美國的訪問人數已超越Google,成為全美存取量最大的網站。Facebook全球活躍用戶數預計將於2010年6月底之前突破5億,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
網站對用戶是免費的,其收入來自廣告。廣告包括橫幅廣告和由商家贊助的小組(2006年4月,有訊息稱Facebook每周的收入超過150萬美元)[11]。用戶可建立自己的檔案頁,其中包括照片和個人興趣等;用戶之間可以進行公開或私下留言;用戶還可以加入其他朋友的小組。用戶詳細的個人資訊只有同一個社群網路(如學校或公司)的用戶或被認證了的朋友才可以檢視。據TechCrunch報導,「在Facebook覆蓋的所有學校中,85%的學生有Facebook檔案;(所有這些加入Facebook的學生中)60%每天都登入Facebook,85%至少每周登入一次, 93%至少每個月一次。」據Facebook發言人Chris Hughes說[12],「用戶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19分鐘。」據新澤西州一家專門進行大學市場調查及研究的公司「學生監聽」在2006年進行的調查及研究顯示, Facebook在「大學生認為最in的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蘋果的iPod,和啤酒並列[1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