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14 03:34:34|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危險心靈」談教育體制如何教導青少年與媒體的影響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成人的利益 學子的哭泣
自以為是的美意 善意 會不會其實是惡意?
誰是加害者 誰又是被害者
好學生 壞學生 中輟生面臨的社會眼光
反抗是對還是錯
加上外力因素之後原意被模糊掉是誰的本意?
我們應該要懵懵懂懂的長大
還是需要明確知道自己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又是誰縱容這一切發生
老祖宗的經驗固然很好
但會不會變成我們萬年甩不掉的包袱?
當懵懂眼光終於聚焦 終於清楚閃耀勇敢的光芒
為什麼家長卻惶恐的撲滅那道微小火苗?

  「危險心靈」是侯文詠最近期的長篇小說,初版時間是2003年7月,是非常好看的一本小說。這本書一上市就蟬連了排行榜第一名好久好久,去年暑假期間讀完第一遍,淚流滿面。這個故事是從一個國中生上課看漫畫被老師趕到教室外面去坐,家長發現後想跟老師爭取權益,在學校體制裡沒有得到善意回應之後,於是選擇用媒體的力量控訴這一切,但是媒體效應太大,引發了讓主角當初都沒有預料到的複雜局面。心中感慨萬千,作者透過文字所傳達的力量太強大,震得我失神;這一次期末報告想了很久,決定以「危險心靈」為報告主題書籍,但是選定書之後,又讓我思索很久:我要寫書中的哪一個部分?這本小說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這麼的具有張力,各元素之間的連結性很大,包含了對於在這個教育體制之下所產生出的各種弊病與扭曲作出深刻描述,還有政府官員作秀、虛以委蛇的招數,本是民眾該被重視的議題淪為被炒作的火線,媒體如何斷章取義以滿足閱聽眾的嗜血性……等等,在在符合現在這個社會的現象。最後決定以兩個角度切入此書,一個即為本書主要論述的現今教育制度造成的社會現象,另一則為媒體報導事情的角度。

壹、 教育制度
一、 誰是好老師?誰是壞老師?好壞老師如何判定?
  詹老師,本篇小說中的反派老師角色,他在課後開補習班,將考題事先讓有參加補習的學生作過,讓小傑坐在教室外面上課。但他以他所認為最好的方式,全心奉獻在學生身上,對學生是少一分打一下,在整件事情鬧上媒體之後,他一開始還是振振有詞,最後受不了壓力,還是辭職了;從整個故事的邏輯來說,他算是加害者,強烈對他不喜愛的學生表現出憎惡,用言語羞辱學生,他唯一希望的就是他的學生可以考上好學校,而且他也以此自豪,所以最後辭職時,他痛哭,他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是錯的,反倒認為他才是被逼退的受害者。詹老師代表的是舊時代的老師,一切以升學為目的,以功成名就為目的,並不在乎學生的身心均衡發展,他從聯考時代就開始信仰的圭臬,一直延續到現在學測的時代仍然奉行不悖,雖然說升學壓力到現在曾未減輕(所以他這樣的老師才會到現在還是紅牌),但是時代不同了,詹老師對學生心理造成戕害,導致部分學生反彈,即使如此,還是有許多學生認為詹老師作的沒錯,小傑才是班上的害群之馬。相較於答應讓小傑轉到他班上的彭老師,社工系背景出身,主張愛的教育所以讓小傑轉班,但是一轉班,原先班上同學的家長卻決定讓自己子女罷課以逼走小傑,他們認為小傑是問題人物,即使同情他的處境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惹上麻煩,要求彭老師讓小傑離開;這兩個老師相當對比,一個舊時代、一個新世代,所作的事情南轅北轍,但是得到的結果卻和我們想像中的不相同,以愛為出發點的彭老師被自己的學生討厭,不人性化教育的詹老師卻受到家長一致認同。

二、 這樣的教育制度培養出怎麼樣的學生?
  廢除聯考之後,學生的擔子只是越來越重,因為升學制度變成混亂毫無章法,有多少台灣學生的青春期,是葬送在沒有歡笑沒有光彩眼神的教室裡?在國高中學生的時代,東方填鴨式教育或許可以教出考試考得很好的學生,但是卻缺乏了創新與活力,一本本參考書,沉甸甸的,壓垮了青少年該有的歡笑與青春,「小時候,我好想背著大大的書包去上學,我以為我會在學校裡學習思考、體會、尊重、分享,好讓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賦予我的一切,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上學之後,我才明白我想錯了。他們說,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不過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了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婪」這一席話道出了台灣教育的弊病!我們被國高中的老師催眠,考到好大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考到了好的大學以後呢?老師,你怎麼沒有告訴我們接下來路要怎麼走?多少高中成績優異的學生上了大學以後只剩玩樂,將國高中沒玩到的份一次全部玩回來,因為他不知道在這個階段要為了什麼而用功讀書,導致在學風自由的大學時代反而失去了求學問的動機與動力。現在更是嚴重,大四畢業生面臨到要不要念研究所的問題時,考量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還想不想繼續在這個領域深造鑽研更深學問,而是為了文憑。台灣已經走向知識與智慧取勝的精密工業路線了,但是這樣的學生,真的能夠成為台灣未來的棟樑嗎?
  在沈韋跳樓自殺以後,小傑到靈堂上香,沈韋的媽媽大聲斥責他:「他原本可以懵懵懂懂的長大,是你把他害死……」,這就是我們的家長嗎?多少學生懵懵懂懂長大之後,卻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沈韋用跳樓表示出他對於教育制度的不滿,或許手段太激烈了,但是「……我要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敗中失去一切。」這一段其實相當反思,當有思想的年輕人出現時,他選擇用激烈的手段去表明自己被教育制度戕害,以對照出其他在這個不正常制度裡多數學生的安靜與無意識。
這樣的教育,怎麼能夠養得出具有思考能力的孩子?

三、 成績證明一切
    成績好的學生,就不會是壞學生?小傑曾有兩次拿到全班第三名的
  紀錄,而這兩次第三名的成績單卻在記者會上被拿出來證明「他不是一
  個壞學生」,即使小傑這麼不在意成績,覺得成績不是論斷學生的好壞
  依據,最後為了取信於社會大眾,卻還是得靠好的成績來證明「我不是
  愛惹事的壞學生」


貳、 媒體:電子媒體重複播放造成的影響
    目前台灣的電子媒體已經過多,動不動就SNG現場連線,更有一堆新聞台 每個小時輪播同樣的消息。其實新聞也是廣告的一種,就像是置入性行銷一般,當遊行與抗爭的新聞不斷透過媒體放送,也就是在強化這整件事情。不管當初原來的動機與規模,只要不間斷播放,就像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於是原本只想單純抗議學校不公的記者會,最後演變成到教育部前面抗爭教育制度,要求部長下台負責,而小傑和他媽媽當初的訴求並不是如此啊!但是誰在乎最當初的訴求?在媒體搶新聞養成閱聽眾的嗜血性與重辛辣話題的時候,很多焦點就會自然而然的被節目負責人轉移,所以當小傑在上Call-in節目時會一直被試圖引導性回答問題,幸好他是聰明小孩,有注意到此點,才沒有傻傻的被牽著走,但是媒體力量之大,仍是不可輕視,好笑的是這麼具有強大力量的工具,還是得受著因為商業利益所帶來的限制。

  以上是就教育制度造成的問題以及媒體報導事件的角度去分析探討「危險心靈」,但是本書還有很多其他值得探討的議題存在,真的非常推薦閱讀,因為本書很真實的反映了當下社會的問題,我們的文化一直在改變一直受到衝擊,究竟哪些道理最後會留下來呢?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文字「當我們都不再需要這樣的道理時,這個道理就應該消失在教科書中,不應被學習」。

台長: 芭芭啦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