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那天去佛光山的道場聽吳若權的演講,真的很棒的沒話說!
他的表達態度讓人舒服,不是個文謅謅的老頭子,也不是沒內容物的糟小子
總之,聽到會讓人上癮。
我把他那天的演講寫了些筆記,希望能呈現他那場的精隨!
愛的事物要花時間認識
妳愛錢嗎?你愛你的伴侶嗎?愛你的小孩嗎?
是的,我們都愛!
但愛錢的妳可知道一千元的那四個小孩最左邊是男孩還是女孩?
妳知道五百元的背後是啥圖案?是幾枝梅花鹿?
我們是如此愛錢,又如此常摸錢,卻是連這最基本的表面都沒看清楚,
又怎能說我們最愛的是伴侶或是小孩?
更何況錢不會跑、不會變
可是身邊的人是會不斷改變的,不是嗎?
越珍惜的東西,才會爭取更多
對於金錢、伴侶、小孩,要去珍惜,因為她們對我們而言並不是理所當然
若真覺得她們對我們只是理所當然,將來怕是會越離越遠
即使是金錢,在把它交給別人的當下,可默默的說:
鈔票阿,我不是不愛你,而是錢要花在刀口上,所以我才把你給了別人
之後你要記得再回到我的口袋,而且要帶著你的其他朋友一起來喔!
擔心越多,疏離越遠
有時我們對於身邊的人晚歸會擔心,就因為太擔心了,所以看到對方一出現
會忍不注把情緒傾巢而出的大聲責備,導致惡臉相向
掃了我們擔心他,關心她的本意,反而關係惡化,很是不值得
因為這是個親子的課程,所以他也說了父母易犯的錯,以及鼓勵父母要做的事情
易犯的錯
看小孩的事情是用父母的觀點還是小孩的觀點?孩子真正需要的是?
大人往往站的高高的,覺得自己站的高看的遠的腦袋是不會有錯的
可是卻忽略了用蹲下來的姿態,才真能看的到小孩的世界
用小孩能理解的方式去跟他溝通,去多鼓勵小孩
與孩子的溝通對談,是肯定句多還是否定句多?
範例:
否定句:媽媽真的好擔心你喔,怕以後對你無能為力
肯定具:媽媽知道你現在做的不好,但媽媽相信你之後會很棒的
生長在否定句家庭的孩子,在學校會很頑皮、難教導是因為孩子習慣被罵的環境
在被責備中才會感覺到跟父母相似的愛與關心
給孩子的是選擇題多,或是非題多?
可以給孩子選擇下課是要做功課還是要玩樂
若他選擇要玩樂那就讓他去玩,也不要幫他做功課
讓他隔天因為沒做功課而讓老師處罰
培養讓他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幫孩子做太多決定,是扼殺孩子的判斷力
父母本身是身教多還是言教多?
言語教導要排隊守規矩,卻用身教帶著孩子闖紅燈?
言語教導要有禮貌,卻愛用言語和人吵架?
父母的指揮多還是協助多?
指揮是按照爸媽的意志完成事情
協助是按照孩子的意志完成事情
應該要協助 > 指揮
鼓勵父母的作法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真正的自信可以安頓自己的身心
自信是一份對自己當下的瞭解,明白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
往往當自己會先批判別人,看到別人的缺點或責備別人
是因為自己先無法接納自己,所以才要在別人看到自己缺點前先下手為強的攻擊對方
肯定孩子是培養自信的開始,但也別過度誇獎孩子
可以讚美孩子在用功過程的努力態度,而不是虛假的過度誇獎
例如當孩子隨意的塗鴉一張畫,而爸媽卻誇大的讚美孩子向畢卡索....
讓孩子產生驕縱的態度,以為自己真的非常厲害,但當他之後進入到學校
才被其他同學嘲笑,而導致自信嚴重受損,反而是害了小孩
少批評,少指責,多鼓勵
找到熱情的動力比找到熱門來的重要
在金融海嘯前,大家都覺得熱門的竹科新貴行業很優
但現在連竹科新貴都在放無薪假
不如因自己對的熱情來找到自己的方向、方法
讓孩子當義工
讓自己的力量為人利用
被好的環境利用,可以讓孩子有好的方向
不用擔心在家事大少爺大小姐的孩子出去會帶給別人麻煩
因為在那樣同儕的環境反而可以增加孩子的學習力
另外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要一致,不可以有一方扮白臉,另一方扮黑臉
因為孩子很敏感,知道可以向誰予取予求,反而會扭曲小孩子心思
別只覺得我們只是在扶養孩子
而是孩子在引導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ps.寫這篇我用了一個多小時耶!好累!屁股又痛!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