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稚園之後有的記憶,一家四口一直住在40巷2弄的兩層樓高磚造透天厝,不知道那房子原本是政府安置所用,還是民眾自己蓋的,屋齡大概也三十好幾年了。上國中前,因為前房東要賣房子,所以我們從原本租屋的二樓搬到斜對面不遠處一樓繼續租一樣的房子,樓板面積大概都只有12坪。後來,過了好多年,爸媽用一百多萬買下那間一樓的老舊房子,可以不用再擔心搬家的事情。
那房子內裝是木板隔間的兩個小房間以及一個大概只能容納四個人的小客廳,客廳裡還在牆上釘著神明供桌,顯得空間更小;還有已經不大還硬得放著雙槽洗機才能有多一點空間的小廚房;沒有浴缸及我都將近27歲左右時才裝蓮蓬頭的小小浴室,在那之前我們每天都用瓦斯燒水放在桶子裡洗澡。那房子一樓的地板常有水氣很潮濕,所以家裡即使不停的除濕還是會讓很多東西發霉。
我和妹妹睡在小房間的上下舖,因此只要有一個人不睡覺,或是有一個人早起開了燈,就會吵醒另一個人,我們常常警告彼此早點睡覺、起床動作小一點! 甚至起床也不敢開大燈換衣服,只能開桌燈。我們房間裡只有一張爸爸很久以前使用過的鐵桌子,四個抽屜我用兩個,另外兩個放ㄧ些家用變壓器、剪刀、膠帶甚至印章等雜物。妹妹的小抽屜在媽媽房間梳妝台裡的一格。爸爸在書桌上方釘了兩排架子讓我們放雜物及書籍,走廊地上也擺了幾個他自己釘的書櫃,曬衣服的地方也在家裡走道上方,空間算是很充分的利用著。
我從來沒想過要帶朋友回家玩,因為家裡實在太小,甚至想像著帶朋友回家也覺得很沒面子。但我們就這樣在那邊全家生活了三十年,期間我因為念書離家了七年,第一次開始知道什麼是擁有自己的空間。後來帶男朋友回家,雖然他也從沒嫌棄過我家,但每次看他坐在那小小的客廳裡動也不能動也覺得挺可憐的,只好待個一小時就趕緊一起離開。
家裡經濟狀況應該也不能說貧窮,畢竟爸媽過去都有穩定工作一起賺錢,我跟妹妹念書也都有政府對公務員子女的照顧。但媽媽是個想很多的人,他不喜歡手上沒有錢的無安全感,所以不敢貸款個五百萬去買間大家都有的正常住屋。雖然我從上大學後就一直跟父母說我們應該要換一個房子,但媽媽總是擔憂得太多所以守著原點不動。
還好,媽媽是個很愛整齊乾淨的人,所以即使家裡那麼小,還是保持得不讓人覺得很亂。在這樣的小屋子裡也讓我們一天過一天衣食無虞的慢慢長大,現在想起來常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那陪伴我們全家的空間也不過是不到兩年前的事情。人的韌性有時候是連自己都無法想像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