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環暑期無活動
太皮
小女四歲多,首次夠格參加當局“暑期活動”,我屁顛屁顛上網站瀏覽有何合適項目,竟發現整個路環(含路氹城區)沒一個項目容許她年齡段參與,其他年齡段的也寥寥可數,大失所望之餘,實也有點哭笑不得。
按照二○二一年人口普查,路環人口已達到三萬六千多人,比起二○一一年增加七倍多,當中十四歲以下人口約佔十四個百分點,有五千多人,數目不少。這兩年新樓盤入伙,而未來蝴蝶谷附近還有“人才房”等樓宇落成,人口數目仍在持續增加。
單以人口密集的石排灣地區(包括公屋群及豪宅群)為例,相關民生康體設施仍然貧乏,更不用提一般青少年“應分”擁有的體藝設施了。如籃球場,石排灣周邊似乎只有石排灣公立學校在非教學時段開放使用的一個,多一個也沒有。
石排灣綜合社區大樓的圖書館及市政設施,曾舉辦一些適合小女年齡段的活動,她也曾有幸抽中參與,也不排除有關部門或社團,在七八月份會舉辦一些暑期活動之外的、適合幼童參與的項目。然而,作為最大型的品牌項目,暑期活動在路環的缺位卻令人費解。
雖然暑期活動要有民間團體承辦,而路環先天就沒有這些文康體團體及機構進駐,然而,石排灣有空間,一些社團及上述提到的綜合社區大樓都有場地,石排灣郊野公園也可適當利用。如果當局能主動推動,相信也能在石排灣乃至路環其他地方開展適合不同年齡段參與的暑期活動。
不像青少年跨區參與活動遇到的障礙較少,畢竟澳門只是彈丸之一,但幼童在接送方面存在難度,亟需在地的暑期活動。澳門主要是雙職家庭,要家傭或長者跨區接送幼童實在放心不下,也不是說我們的兒女是金叵羅嬌生慣養,但為人父母者,總不能不多一份心眼。
毫無疑問,暑期活動是越辦越好,而就算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暑期活動項目,在路環尤其是石排灣開展,運氣差的人也不一定能抽到好籤,結果也只能跨區參與非心儀項目。但起碼,社區中一定比例的少年兒童,能免於跨區之不便,我所願也。
筆者遷入石排灣十年,體驗到社區設施日漸優化,但生活便利程度實也不能自欺欺人說好,只是成年人有選擇權利。縱使這些選擇有時是被動的,住在這個社區,就要適應這個社區,愛這個社區,而小孩子並沒有選擇住在哪裡的條件,幸運地或許遇到優秀的公立學校及教學人員,有一個面積大且學習氛圍好的圖書館,但成年人仍有責任為他們要求更好的成長環境。
暑期活動在路環的缺位,也為未來橫琴深合區提供啟示。未知深合區計劃吸引多少澳人居住,澳門新街坊項目合共四千單位,假設都是三至四口之家,取個中間數,少年兒童當有六千人左右,類似於暑期活動等廣泛性的民生項目,如何延伸至那裡?幼童會不會又要跨區才能參加?當然,這是有點過慮了,深合區不可能出現類似情況的。
有一張對比圖,相信不少人看過,圖片分兩組,各有三個人。一組比喻“平等”:三個相同的木箱,上面站着三個身高不等的人,左邊的高個子能越過圍牆看球賽,中間一個則位置恰當地觀看,而右邊的矮個子只能面對牆壁;一組比喻“正義”:左邊高個子將木箱讓給右邊矮個子,使後者能與另兩人一同觀看球賽。
因應現有條件開展暑期活動是平等的,如果能進一步投放資源,按照居民入住情況及少年兒童比例,在路環設置更多暑期活動的班別才算是正義。當然,小孩子暑期生活豐富,不同團體機構也會舉辦暑期興趣班,然而,我仍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官方暑期活動項目在路環開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