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長期聽唱片寫心得報告的人來說,這幾年台灣唱片市場的變化,真是點滴在心頭,因此想要寫些反省留下來。
簡單歸納,這幾年市場走勢可分以下幾大方面:一、盜版、MP3、燒錄多面夾攻,唱片銷量垂直滑落,其中又以流行音樂最為嚴重。二、休閒活動趨向多元複雜,聽音樂早就不是年輕人的最重要的主流休閒。三、專業音樂雜誌銷聲匿跡,大眾媒體音樂版面大幅縮水,讓整體音樂唱片產業雪上加霜。
我想以評論員的身份,從唱片商與消費者的中間角色,分別談談我自己身為消費者一份子的省思(上篇),另一方面也給唱片業一些中肯的建議(下篇)。
《省思篇:身為愛樂消費者》
幾年前我曾與當時的同事啟智兄,兩人來了趟西部台灣唱片行巡禮,自行開車造訪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知名唱片行。原本打算製作一個各地具特色唱片行的專題,但最後卻無疾而終,一來是因為當時我們所屬的CD-Hi雜誌宣布停刊,二來是因為我們當時已聞到一股唱片寒冬前的肅殺之氣。
唱片行是唱片與消費者接觸的第一線。試想如果唱片行裡佈滿灰塵的庫存一堆,沒有特色吸引遠道而來的花錢大爺,只能靠流血促銷價勉力維持,那未來整個唱片業恐怕即將出大問題。1999年初,當時唱片界的氣氛的確山雨欲來!
這幾年我脫離唱片從業圈,試著回歸到單純消費者的觀點來觀察,儘量不夾雜自己的好惡與莫名的使命感,很多問題變得更清晰而且殘酷。
身為一個愛樂消費者,我是不是太計較唱片的售價?太愛追逐名盤?太在乎排行榜單?從未好好消化感受音樂的內涵?從未建立自己的愛樂品味以及購片風格?
台灣的市場相當淺碟,所以議題與風潮容易操弄,因此許多商人對這套手法趨之若鶩,消費者也往往無法抵擋隨之起舞。但是,話題炒起來容易,同樣的熱度消散也飛快,就像是一鍋比熱低的油,熱得快、冷得更快。但是,音樂市場是文化產業的一環,需要的是更多的琢磨與鍛鍊,身為愛樂消費者如果沒有一定的眼界與堅持,那跟超級市場裡爭搶三件一百元內衣的歐巴桑,品味又有何特出之處呢?
●省思一:太過計較唱片售價
燒錄風更興起之時,我也曾經燒錄過一些古典經典碟,一張CD-R裸片十來塊錢、CD殼十元、再加上彩印封面與解說、以及二十分鐘的燒錄等待,一張「自燒盜版」唱片不用五十元就搞定,何必花上四百元!但是這樣的動作,不下十次我就歇手了。原因並非良心發現,而是覺得這樣的行為,花在購買處理「零組件」的時間多,一人工廠一天最多可以「複製」不下十來張,但卻沒時間好好聽音樂,感覺自己像工廠女工,省了錢卻失了優雅。
我也是跑到逢甲大學旁的夜市,去會買三百塊六張的流行盜版唱片,但經常遇到跳針不斷的燒錄品質,或是拿他人歌曲來填補內容的情況。有的時候聽到感動的歌曲,想知道出自誰的作詞、作曲,結果盜版片上資料一無所錄。這種情況傷害最大的往往是自己,你可以說智慧財產權是商人或機制掌握者的說辭,但是「保自己欣賞的權益」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省了錢,卻失去了心情與文化的建構過程,損失能說不大嗎?
我更「出席」過不少即將「收攤」的唱片行的「清倉大拍賣」場合,花一百五十元特價買了許多四百元高價版。此舉看似省下許多銀兩,但其實那些唱片很多到現在根本還沒拆封,更別說欣賞的心得了。
其實,買唱片最重要的是欣賞音樂,所以挑選唱片與當時內心想要理解的音樂世界有很大的互動關聯,如果消費者無法自覺這樣的事實,每次都進行大批採購,把唱片當廉價日用品來看待,扼殺的往往是金錢也喚不回的感動。
●省思二:太愛追逐名盤、榜單
過去當雜誌主編時,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名盤、榜單的「推手」,貫徹劉總編意志的「新版唱片聖經」還推出簡體字版,繼續在大陸「禍國殃民」,荼毒著廣大發燒友。CD-Hi雜誌更推出過,留聲機百大、EMI百大、DG百大、日本究極百大等中文版榜單。
名盤對愛樂者某種程度來說是保險的聽法,就像投資股票的績優股一樣,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盤。但是名盤只能看做是績優股中的牛皮股,各界對它的已經有一致的看法,未來的變化潛力不大。而買唱片往往就是一種冒險、一種選擇、一種品味的展現,所以在名盤之外,更應該嘗試新的選擇,尋找能增值數倍的潛力股。我指的增值數倍並非CD價錢,而是能讓自己音樂品味在未來有所長進的唱片。
所以,基本上我在唱片行不太試聽,因為往往試聽的片子都是心底就不準備擁有的,試聽只為了日後能夠說嘴自己「曾經」聽過。許多一眼看上的唱片,根本不需要試聽就會買,更不會考慮相差十幾、二十元的價錢,為的就是享受回家拆封後聆聽的那份新鮮悸動,印證自己主觀的眼光。
這裡提供大家我自己的購片經驗,每個月撥出三千元左右的購片預算(認為太多的人也可以減為一千,一個月買三張認真聽也不錯)。三千元大約可買七、八張唱片,你可以選三張得獎或榜單上的名盤,另外選三張新發行的唱片嚐鮮,之後再挑「自己看起來順眼」的一兩張,當作「冒險的投資」。保證,過去你覺得無趣或有壓力的買片行為,將成為一種新的休閒活動。
千萬不要說出,「現在出的新唱片都很爛」這樣的話,因為此話一出,就代表你已經屬於保守勢力陣營,決定選擇停止進步的道路了。
●省思三:未好好感受音樂內涵
片海無涯,對唱片蒐藏者來說,面臨的最大問題往往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因為一個月三千元的買唱片錢容易拿出來,但是七、八張CD光聽過一遍就要九至十小時,更何況古典唱片只聽一次根本就感受不出個屁,不琢磨個四、五回難有深刻感動。
音樂是珍貴的有機生命體,對創作者來說是如此,對於詮釋者來說也是,1950年大戰時期的指揮、演奏,與2003的指揮、演奏肯定會有不同的美學,透過唱片這個「聲音的相簿」我們可以感受其中的美學差異。所以,老唱片要聽,新唱片更是不能錯過,對想聽唱片一輩子的人來說,很多事要思考深層一些。
有人說唱片是罐頭音樂,但請記住!就算是罐頭,依然是有機生命體,因為罐頭裡頭裝的是音樂!那是會跟隨著你的成長、心情,有不同化學互動的藝術。十年前聽華爾特貝多芬「田園」,跟十年後的理解感動肯定不同;下雨天聽蕭邦「夜曲」,也會有著跟大晴天時心情不同;清醒時聽華格納「漂泊的荷蘭人」,絕對也與喝一小杯酒微醺後過癮程度不同。音樂是美好的,但是聆聽時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感動與心情一同放進去「攪拌」,沒有你,音樂是虛無的。
●省思四:品味與選片風格難建立
有一次在音響大展上演講,講題是「談發燒唱片的選片標準」,我大致以「音響論壇」劉顧問的標準加以闡述。演講接近尾聲時,有位聽眾詢問我自己的「選片標準為何?」一席話讓我楞了半餉,雖然之後以自己「人微言輕,不敢誇言選片」搪塞過去,但是心裡頭卻彷彿被重重打了一拳。事後,內心不斷地問自己「聽唱片這個多年來,自己的品味是什麼?選片的標準何在?」
美感經驗是很微妙而且個人的,不僅難以描述而且更難複製、傳承,根據我個人經驗,往往需要武俠小說中「十年磨一劍」的耐心體認。所以,對於欣賞古典音樂,我一直認為自己就像入門者一樣,在全球古典音樂圈屬於邊陲勢力,對於擁有自己品味還需要時間學習、思考,因此歐洲尤其是英國,以及美、日等古典欣賞先趨社會都是該仿效與理解。
許多朋友習慣用一種固定模式去買唱片,更誤以為這就是一種品味、風格。其實品味風格是一種文化力的展現,這些朋友充其量只能說有「某種偏好」,舉例來說將單一藝術家的唱片買齊,將單一榜單買齊,或是單一曲目的所有版本買齊等等,都是偏食不健康的選片習慣。
要讓自己的品味提昇,永遠不斷地去找尋突破僵化的可能性,才是最可貴的!如何去懷疑過去自己服膺的真理?如何擁抱自己陌生未知的領域?才是文化前進的動力,透過聽音樂的小動作,我們可以實踐這樣偉大的理論。
人生宛是一場試煉,聽音樂又何嘗不是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