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筆者於一所私校任教,出任中四的班主任。由於學生大多因為中三不獲派位,被迫到私校就讀,所以學習動機很低,學生大多不願上課,逃學的情況非常嚴重,然而甲學生卻例外,他每天都準時回校上課。筆者跟甲學生日漸相熟,他對我的信任也逐漸增加,從他口中知道他的父母早已經離婚,他跟他的母親同住。而他的母親對他甚為緊張,很害怕他會學壞,所以對他甚為嚴厲,每天放學他都必須準時回家,如果逾時母親便會「審問」他,有時更會責打他,對他極不信任。而每星期甲學生的母親都會打電話到學校,詢問甲學生在學校的情況。
甲學生的自信心很低,由於母親對他過於管束,使他認為自己是一無是處的人。無疑父母對於青少年自的概念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密切,孩子的自尊心會較高,反之則較低。當父母對於子女過於管束,青少年的自尊便會降低。Dusek (1997)提出單親家庭的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會較正常家庭的青少年為低。 派特新和泰勒(Peterson & Taylori, 1980)提出生物因素與社會文化因素影響個人自的的概念。 而社會文化因素包括了父母對子女的反應,父母對子女的不信任,會造成子女的自我概念偏低。
甲學生他很喜歡運動,特別是籃球,小息及午飯的時候,他都會到操場打球,而體育課老師曾邀請他參加籃球校隊,但因為母親不准許而被迫放棄。筆者認為籃球訓練,能增加甲學生的自信心,所以筆者打電話遊說甲學生的母親,讓他參加籃球訓練。起初母親是不願意的,但後來加上體育老師的再三遊說,甲學生終於加入了籃球隊。而甲同學也因此比以前開朗,對自己的信心也增強了。
在學習上,甲同學經常投訴即使他怎樣努力讀書和專心上課,他的成績仍然沒有改進。他覺得自己在學業上是一位失敗者,並不是讀書的材料。劉兆瑛《建立學生自我形象七十式》中, 提到「習得無望感」(learned helplessness)。甲學生對於學習有強烈的無望感,因為在學業上無法取得成就感.所以他無心向學,對學習採放棄的態度。筆者知道甲學生對中國歷史甚有興趣,於是鼓勵他多看歷史的書籍。而且當時「三國誌」的電視遊戲十分流行,甲學生也喜歡玩這個遊戲,於是筆者把一套三國演義的小說送給他,以增加他閱讀書籍的興趣。而且筆者與甲學生一起定立了學習計劃,用獎勵的方式加強他的學習動機。還有筆者知道甲學生的志願是做消防員,而做消防員最低的學歷要求是會考五科合格。甲學生便按此定立長期和短期的目標,短期目標是校內測驗及考試的成績拿取合格,長期則是在會考中取得五科合格。學習計劃強調的是個人的進步,而不是與其他同學比賽,要比其他同學優勝,這可減少挫折感。筆者也跟甲學生分享讀書的經驗,討論學習的方法。有了學習計劃,也認清了學習的目標,甲學生的成績雖然沒有多大的進步,但他比以前主動學習。
甲學生與母親的關係不好,他認為母親的管束令他失去了很多自由,所以他不時與母親爭吵,但爭吵後,甲學生會認為自己不對,因為他認為自己應該保護母親,而不是傷害母親。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甲學生的情緒經常很不穩定。根據瑞斯(Rice, 1977) ,有三大因素會令人產生焦慮的情緒,其中兩項分別是情緒剝奪和與環境的緊張與衝突。情緒剝奪包括「缺乏愛、接納與讚賞」,而環境的緊張與衝突則是指「重複的緊張、不斷地衝突、神經過度刺激等」。 母親的嚴苛管教,令甲學生認為母親不接納自己,不愛自己。而且與母親週而復始的衝突,也使甲學生的情緒低落。
高斯坦等人(Goldsteinet al., 1980)提出七項訓練處理情緒的技巧, 第二項是表達情感,即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令對方明白自己的感受。還有第五項是表達情意,即讓別人知道你關心他們。筆者鼓勵甲學生對母親說出自己的感受,日常多與母親聊天,並多向母親表達自己的關心,使母親更加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增加信心。另外,筆者請學校的社工與甲學生的母親接觸,好讓她明白孩子的情況,使她明白不能用高壓的手段來控制子女的言行,應該與子女平心靜氣地分析和討論,讓子女養成自律的行為,才是最好管教子女的方法。
甲學生與母親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改善,母親的管教反之越來越嚴厲,學期末的時候再次禁止甲學生參加籃球訓練。甲學生的情緒受到刺激,與母親的衝突更加激烈。而在學校的表現也受到影響,他的脾氣變得很暴躁,有一次更因為英文科老師記了他的缺點,而衝動得想動手打老師。這件事發生後,母親對他的禁制更加厲害,他跟母親的關係更加惡劣,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甲學生對老師與學生的態度變得很無禮,並開始逃課,不願意上課。與母親惡劣的關係,使甲學生把「真我」收藏起來,通過「假我」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的「真我」是善良的、活潑開朗的,關懷別人的.但因為母親的不體諒,再加上學校老師的不諒解,他的不快和不滿無法發洩,於是便借助「假我」──無禮的、鄙視別人的、好勇鬥狠的,來表達自己的不快樂。
筆者知道甲學生問題的關鍵是他的母親,但經過學校社工多次接觸,母親仍然採用同一的態度來管教甲學生,也沒有意思改善,而甲學生變得無助。Rogers(1995) :「父母能提供青少年獨立的機會,有利於青少年的道德發展」, 父母過多的干預,只會為孩子帶來壞的影響。筆者只有安撫甲學生,希望他能以冷靜的態度去面對問題。
上述甲同學的個案,可見家庭問題對孩子個人有很大影響。若能有好的家庭環境和教導,再加上老師在學校的教育,孩子方能正常的成長,否則單靠老師的努力,而沒有家庭的支持,老師的工作只是吃力不討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