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靜坐在即,於前夕,為一名冷眼旁觀及曾投入心力自2004長期關注社會情況,並曾付諸熱忱及憤慨當局昏愚者,遂興起寫下這篇文章的念頭。
六月份的罷免案醞釀了兩月餘,斷於袒護貪腐不願認錯守法大玩法令執政者的那批執政黨團立委,以行動表明其違背議會制度與濫用非合理性連廟堂都不入的抗議權屢屢見足無品之政客行徑,於投票表決時間點後,全體出動在議會門口抗爭。而抗爭的對象,是處於監督立場欲順局勢查緝執政當局貪腐局面不得僅能從而轉為罷免進行徹查的在野黨,而非執政當局。
於是六月份的二十七日來了,我於前一晚到現場稍坐,於群賢樓前聚集的民眾談了一些後,席未坐暖便前往中正紀念堂前廣場,那群靜坐的學生依舊飄搖且屹立在廣場前,民主的貞節牌坊下。
二十七日當天,罷免成案選票未達三分之二立委通過,徹夜靜坐的民眾依就不肯離去,失望之餘淚灑群賢樓前,為之動容與無聲抗息,風來了,風吹了,於是此次的罷免未成案,靜坐也終將曲中暫散。
人民民主言論廣場前依舊佇立著,颱風天來,颱風天走,絕食的學生不願離去,直到體力不支倒下。 而抨擊的民眾與網路客,使用未曾稍作歇手,依然攻擊成習,未曾深入了解與檢討自身行為是否已逾越自己個人主觀意見,造成他人困擾與混淆整體社會價值。 也許爲反對而反對只是一時興起而有趣,足見回文便能成為該網路客與反對學運者的勝利與征服欲,然而此刻此世紀的學運如此難以興起,是否亦足以一葉之秋,窺見整體社會局面的難當與悲哀,並且,無法言語傾訴空間絲毫頓足的可悲?
人都需要一面鏡子,即使是聖人,也需要天天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免逾矩造成無辜非理性與衝突的任何發生。
然而,看在這個世代中,這樣的觀念似乎顯得如此迂腐不合時宜,與八股。
生活停留在網路與新鮮上,絲毫不舉目綱常的重要性,以及禮貌的可貴。
靜坐絕食結束了,學生散去。轉往下鄉與網路的方式繼續完成他們的理想,並且擔憂自身步入前者因沾染詮釋造成今時理想腐敗的後塵,甘願學習陳履安的行腳,步步走入鄉間,無論是輕緩或是其他姿態,但這期間以一旁觀者的觀察以來,這群學生總是未曾或望先前的信念,只盼良知在訴諸公民道德意識同時,也能喚醒知識分子對自身所載具對於社會責任的使命與愧疚。
也許此說又扯遠也嚴重,於是寫著也變得沉重,像是無法負擔使命與不可扛了。
但那些身影始終在廣場前,映著藍頂白身的紀念堂前,難以言喻的感受從容其中。無論是來自宗教的、藝文界的、學術界的、教育圈的、工商業的、律師界的,以致各行各業的聲音逐一升起,代替犬儒怯懦深埋的陰影,以不同的方式形式發聲並爲社會共同作出數年來每況愈下情景的深度檢討,一如當年一一若狗吠火車時的發聲。而如今,令人振奮的是,因為手護著民主與人權,那份怯懦健次轉替為和平理性的抗爭,甚至比當局者更加守法維護秩序的黎民百姓,以不擔憂自身能以自身小我一一證明,支持整體社會綱紀與架構的貢獻,會是如何的可貴與艱難,且並非一兩句言論毀謗唆使與挑撥,就能毀壞。
徹夜,我看了「天馬茶坊」,那位阿進說了一全劇感動多人的名言而我至今在尚未親見此劇之前早已耳聞多年:「未來,會一直來一直來...」。
而那位天馬先生曾幾何時,也成了協調犧牲爲弱勢發聲的權利,掩埋眼中於戰火與衝突內心交雜紛擾良知的心聲於時局當中。
大時代小人物的悲歌由此而來,而靜觀眼下我國現況,在民主法治已成形與自然下,許多背景因素與誤判與過去唸唸不忘仇恨言詞的陰霾下,下起一場場悶似的雨,彷若天在說話,泣訴這場未曾坦承的錯失。
歷史不能重演,當許多民眾心理雖氣急敗壞於執政當局者的昏庸無能與百姓權力不彰的無奈下;卻仍有一群民眾依舊頂著國民黨時期的思考模式與媒體所付出上不能稱為全面以偏概全的說詞,欲將其民眾之間的零星衝突轉化為另一場二二八的戰場。
然而民主這條路原本就是學習過來的,沒有什麼能比和平、理性能夠代替所有起心動念興起的衝突慾望,然而深埋於歷史底下的真相,是否依然佇立在風中宛若一場場無言的蕭颯,在頂著尚未掩埋的過去的容顏,卻又興起了另一場欺瞞自己早已掩埋的歷史劇?
如今九月九日重陽節在即,台北市上午有了登山節;十日有了聖嚴法師帶動的健行活動,加上倒扁返貪污的靜坐活動。
民間的氣氛,十分活絡。
而這當中,卻不能忽略各行各業辛苦爭取過來的苦心的傳承與延續民主的這把聖火。
靜坐也許花招多,但卻極力的思考其效果與著重性。
也許我們急了,也許我們因為過於關心與投注並且期待結果如我們所欲般,深怕造成反效果而所又擲躅不前甚至因糟糕的時局混淆清明人事。
然看著等著觀著這一場場的盛會,尤民眾自身動起籌備與規劃,又怎能不因而感動,破除藩籬解開那道過去結下的結界,回顧過去在政治撕裂民眾之前,那個只看前方如何繼續走的生活呢?
反反覆覆的調整,如果只在爲求一穩定的天空,也許,我們都該思考當下局勢,是否因為不夠清明的緣故,造成亂象紛擾與價值判斷的缺失,如此輕易失去準則?
九月九日重陽節,正好釐清清明與混濁之間的那道尺界。
不論你是怎樣的立場,也許這天,你可以不用一直待再同一處,選擇用各種方式,來呼應全國動員的那份心意。
也許擺開政治立場對於你來說,六年後的現在太過困難,但爲了整體,勢必有所放棄與犧牲小我的部分在內,而得顧慮整體局勢大局考量勝於人我之間的藩籬。
你我都有其選擇性,而非僅看他人如何抉擇與表現。
這,非但能夠提升公民素養,也能避免日後那張選票的判斷再次失當。
如此也許可以在釐清這些之後,依憑自身的分析與客觀,於整體社會定出一渾沌之後的準則,回歸正軌後,可以不必計較脫軌,時時檢測。
思及局勢紛擾與動盪或平穩前夕。
凌晨,於台北。
兩天雨,人未歇,棚內棚外熱情不減。
旁觀者,靜聲怯,倒是秋至愁也幾分醉。
緩筆。
※圖為廣場前,絕食抗議的黎同學前往總統府遞送陳情書時,廣場前民眾守候時刻所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