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
就對祖墳墓碑上的"石井"二字頗為好奇
不寫隴西堂號
小學時.填祖籍總說是福建省晉江縣
但晉江市沒"石井".倒是隔壁的南安市裡有個"石井鎮"
我想..用個"石井"這個"鎮"名寫在墓碑上應該祖先也離開那地方不遠吧
南安轄下的石井鎮
應該就是我祖先來處吧
大概查了下"石井"跟李姓的關係
還真跟台灣有點淵源呢
我想可能連阿公也不知道吧
李姓是中文姓氏和韓國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
按人口計算是大中華地區人口最多的姓,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而於全中國李則是第二大姓。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約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1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唐代是李姓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地區隴西李氏入閩,始於唐代。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子李元祥,生於貞觀二年(628)。貞觀十一年(63 7),時年十歲,封"閩越江王",分派入閩。先入訂,徙狀元崎。三十五歲(龍翔二年662年)到永安大湖坑源開基。現存有"江王祠",為三明市文物保護單位。元祥之子李皎襲封江王。皎之子祖叢襲封江王,流放於南安落籍。祖叢卒葬南安德教鄉超庭裡皇平山天硯塚(今南安八都),俗稱天孫墓,古蹟猶存。堂李氏為第五大姓
李祖叢之子萬康,名融,幼鞠養於南安縣丞。李融於天寶十年(751)蒙敕申敘,得以恢復族人身份,授南安縣丞,贈秘書監。生四子:楚盌、晁唐、晁嵩、晁叢(晁隆)。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楚盌率諸弟侄和子尚昊五十餘人勤王從軍,授漳浦參軍。甫宗乾元二年(759)封五州節度使,因破安祿山有功,升雲麾大將軍。代宗寶應元年(762)封隴西開國公,後卒於南安德教鄉嘉禾裡半林村(今南安洪梅鎮仁宅村與東園村)。玳瑁山靈應寺供奉李公祖師,稱靈應祖師,俗名李應,法名文愈大師,據傳是楚盌後裔。大師掛錫寺宇,後坐化於山中加吊藤上。楚盌苗裔分佈在德化英山、繡溪、沙堤。
李元祥的第廿七世裔孫李君懷,生於宋紹興十一年(1141)十月初十辰時。孝宗乾道二年(1166)鄉試中舉,錄為泉州萬戶府參軍;淳熙八年(1181)擢升濠州節度使;後敕封五州節度使,加封南靖王。開禧三年(1207)正月十六日逝世。墓葬於南安大盈東嶺頭西南坑落水蛇穴。李君懷傳五子:汝淳、汝謹、汝誨、汝謨、汝謙,繁衍於漳泉五座名山,故號"五山李"。
南安是台灣同胞的祖籍地之一。南安石井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順治辛丑(1661),沿海李氏族人大多因參加鄭成功抗荷復台戰鬥和為反抗清朝"禁海遷界",溪東李氏有數百人東渡台灣,湧現了鄭成功護駕左都督李啟軒及李仕榮、仕華、學老等十八猛士,其後裔參加"開闢荊榛",長期居留台灣、澎湖。
石井鎮明、清屬南安縣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諸都。民國初設延平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石井鎮。主要姓氏有李、洪、陳、林、鄭、黃、吳、王。
石井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口之一。
隋·大業年間(605—618年),隋煬帝譴使開發夷州(臺灣),曾泊舟於此,並募代(左“舟”字旁)駕船渡過海峽以達臺灣。
唐闢海上絲綢之路,石井港為古泉州港支港之一。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在安海設置“石井鎮”,吏部郎朱松首任鎮監,並轄今安海、石井兩地,故有“石井津開雙石井”之稱。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在今石井下坊村建石井巡檢司,管理船舶出入海事務。
南安石井鎮後來一直以“石井”為名,而晉江石井鎮曆宋、元兩朝,明·恢復為“安平鎮”,清·改稱“安海鎮”。
鄭成功之父為出身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港(現分屬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晉江市安海鎮及南安市石井鎮)。
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最南端,與金門僅距6海裡。石井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閩東南海峽西岸的海上對外交通要衝。東隔馬江毗鄰晉江東石,南臨浯江遙對金門,西連龜山與廈門翔安巷東接壤,北與水頭交界。
石井鎮是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末,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以石井港為據點,編結船隊,多達千艘,作海外貿易。清初,鄭成功屯兵金門、廈門兩島,編組東西洋船隊,航行於日本、臺灣、呂宋等地,石井港亦為其貨物集散、船隊停靠的主要港口之一。
台灣的龍脈自福建省南安縣石井鎮而出,渡海而來。在當地的地理巒頭喝形為;《五馬朝江一馬回》(或另一說;五馬奔江一馬回)。其中的《一馬迴》,翻身結作鄭成功的祖墳;《猛虎奔江形》。左邊青龍砂結作;《白鶴飲泉穴》,為宋朝理學大師;《朱熹、文正公》腳下所蹋之地。並且吟出;《龍渡滄海而去,彼岸五百年後,必有百萬人口,…………。》吾由此證明,台灣的龍脈來自此處。而非福建省同安縣的《鴻漸山》。
龍脈自石井鎮渡海而出,一浮於《廈門島》,再潛而出於《金門島》(此二島俗稱為一對的公鱟魚、與母鱟魚,和一隻小鱟魚(小金門),廈門為公鱟,金門為母鱟。),再潛而出現在《澎湖島》。然後龍脈再潛,至嘉義縣而浮現,從此;龍脈漸階突起而行,起《阿里山》。之後;龍脈再以三胎起頂之勢,一路翻騰起伏
最後結作遠東區的最高山峰《玉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