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高估的這家公司主管的智商與能力,這也就是這個產業吸引不到人才的問題所在吧!
我也高估了這家社會底層產業主管的EQ、解決問題和溝通能力,根本是一堆白癡。有疑問不提出討論,用背後八卦插刀的方式表達。
我更高估了這家不到二十年卻老到轉不動公司總經理的肩膀,當初的想法被別人用異見一說,就慌得把問題丟給下面的人,難怪有人會說,多做多錯,沒做不會錯,跟公務機關幾乎沒二樣。
也許老總喜歡這一套,揣摩上意者眾,大家就來搞這套,反正道別人是非又不花錢。
績效考核我進來時就跟我說要改變,於是我用了公司相關資料,包括公司訂好的KPI(績效指標)、部門職掌和工作盤點這些資料,用KPI的概念,是概念而已喔,而不是全面改成KPI績效管理制度,花了很大心血做出六十幾個職位的績效考核表。
提報給高階主管時沒意見,於是請承辦人開始蒐集相關資訊給評核者參考,也許我在公司不夠久,沒能很透徹了解整個公司的運作,也沒能看透這家公司對改變的態度是如此強硬,於是背後插刀滿天飛,老總不告訴我誰在他面前提出甚麼問題,便要我去解決,這是甚麼邏輯?
我更訝異於這家公司的溝通模式是如此的扭曲和變態,也不奇怪,一堆高中畢業、軍退和有學歷沒能力只會抱大腿的人,也只會用這種方式表達。
不變不會有事,但問題會漸漸累積到整個公司運作機制僵化到動彈不得,結果會是如何,可以預見的。改變還是會有事,因為不願改變的人太多,不懂又不想問的傲慢者太多,改變會讓既得利益者損傷,改變會顯示出他們的愚蠢,改變會讓他們不肯努力的原形現身,所以改變便成了另一個問題。
問題是老總要改變,卻不願去承擔改變過程中所必須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沉溺於現狀,業績如何能達到出資者的要求?基層如何能穩固?如何能讓大象跳舞?如何能致勝於先機?
光靠一個月撤好幾個極重要現場,不用別人搶我們的市場,自己就要倒了。
於是我又想到每個星期要喊一次的創新、整合、互動,多麼諷刺啊!
商譽終究會用光,當一個區域掉了幾個極重要現場,這個區域的業績便開始萎縮,之前努力打下的江山便開始鬆動,壞事傳千里,別人自然會知道為何你會被市場淘汰。
如果這家公司的策略是如此搖擺不定,我一天花十幾個小時所做的努力終究會成泡影。
我不輕言放棄,也會為政策辯護,今天有錯的地方是我在公司沒像那幾個白癡一待就是十幾年;我沒包袱,能改變多少就努力往正向前去,讓公司變得更好,而不是文過飾非,假裝天下太平卻眼看公司往後退。
那些山頭上的白癡怎麼看我我不在乎,問心無愧於己,沒讓自己所學所經歷丟臉就夠了。
文章定位:
人氣(21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