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11/20送公婆回鹿谷參加廟會,二老順道去了奧萬大與清流部落
二人就著舒緩的節奏慢走輕移,盡賞了沿途的雲、霧、煙、雨、山、林
這二天一夜的小旅行,算是對「賽德克•巴萊」的再次回顧與收藏吧
最深刻的是一篇「告祖文」,是賽族後代對前人英勇表現的無限敬意
11/20
,一夜大雨後山色清明,很不希望豔陽高掛,比較期待細雨濛濛
凌雲山都的小姐實在很貼心,竟打包了四個地瓜要讓二老帶著上路
車行至人止關,尚無遊客侵入,趕緊下車體會絕處峭壁的險要
研究著日軍沿步道而上,巴蘭社頭目該站哪裡指揮賽族勇士襲擊呢
老的卻說:「賽族是森林戰專家,樹林與山壁都是戰場,何需平台」
由霧社前往清流部落,得先沿台14下到埔里,再右轉台21向東前進
80年前二次霧社事件後,賽族人被迫走相同的路線遷移至川中島嗎?
路程好遠,倖存的族人得沿著眉溪溪谷而下,再順著北港溪溪谷上行
由雲霧縹緲的重重高山,來到低海拔的河谷小平原,世界乍然變了樣
天性的剽悍,在過程中耗弱磨損,居住地的位移,也封閉了族群生命力
難承受的歷史,如何開口向後代說?太遠的路,後代回得去起源地嗎?
星期日的上午,清流部落被陽光籠罩,空氣中盈滿卡啦OK歌聲
遊覽車放下一整車遊客,店家叫賣著農產品,人群吵雜地穿過了清風巷
二老找到目標「餘生紀念碑」,一對日式石燈籠,代表著不能忘的過去
遺憾沒有輕霧與細雨的氣氛營造,日光普照的紀念碑,看在眼裡太閃亮
之後停留紀念碑旁的紀念館,讀著每張照片與圖表的說明,資料很珍貴
在其中一篇「告祖文」(為英勇祖先祈禱文)找到了後輩的深切心情
是由邱建堂以中文並郭明正以賽德克語所撰寫而成的:
「親愛的 莫那以及各位長輩們,
您們所創下的壯舉,實在難以筆墨來形容
您們反壓迫、反奴役的成就,是無法超越的
不論當時日帝政權是如何的欺辱我們,您們透過祖訓gaya予以重擊
雖然獻出了無數先人及兄弟姐妹們的生命,那是為祖訓尊嚴不可避免
身為爾等後輩的我們,將秉持您們的精神生存下去,絕不懼怕、退縮
我們會將您們光榮的事蹟永遠記在我們內心深處,並傳知萬世子孫
請您們護祐我們,引導我們直到永遠」
這一段文字,幾將所有人的心聲全寫了出來,讓人邊看邊激動了起來
站在紀念館二樓的陽台放眼四望,部落四周環繞著一畝畝的金黃色稻田
所產的米稱為「川中米」,名字有想像空間,但二老之前未聽聞過此米
部落裡的門牌很有趣,將賽族名與漢名同列,那是保留原民文化的明證
把經過的門牌一一檢視,可惜沒找到郭明正,也沒發現曾秋勝與曾伯朗
或許,都移居外地了吧,所謂來自清流部落並不表示就住在清流部落吧
由明月巷直行而出清流部落時,說不清感覺,該悲不悲,不該喜卻又喜
然後,突然懂了,懂了魏導在此播賽片時,族人們為何沒有太多反應
清流部落如今開朗、年輕、陽光,完全不同於當年川中島的噤聲、淒楚
那段霧社事件的前人歷史,距離現在清流部落裡安居樂業的族人們已遠
時間帶走了該帶走的,記取耆老的傳述,卻無需再要回到高山起源處
除非像郭老師一樣投入史實工作,否則,又何必強要與80年前聯結情感
於是,當外人因一部片而感慨萬千時,賽族人兒早已拋下過往向前走去
而,這或許是好現象,是所能期待的最好結局了
無論如何,「賽德克•巴萊」是一個遲來的出口,對賽族與外族都一樣
總算把故事演出來了、把歷史說清了、把夢想完成了、把熱血灑遍了
然後,該把雲霧還給霧社,把陽光留給清流部落,把勇士徽章收進背包
心中的真英雄,莫那魯道,還有小魏,謝謝為我帶來這麼美好的2011
願這道賽德克清流帶著祖靈的尊嚴與後世的希望,繼續前行,永遠
後記:
回程,路經車埕,記憶中的平靜小鎮不知為何湧入百千人潮
退去清流的超脫質感,俗人夫妻要加入戰場,精準地搶到個停車位
原來正舉辦葡萄節與過鵲橋活動,逛了半天,二老買了一杯冬瓜檸檬
老的納悶怎麼會利用這樣的小地方辦大活動,搞得週遭交通全打結
剛好的卻樂見小鎮有春天,猶記車埕差點從集集線火車站裡被除名呢
再經水里,才是下午3:00,董家肉圓正好時,遂拎了10個回家餵二小
回到新竹時,夕陽正美,又是一趟可以說嘴很久的旅程
下一段小旅行呢?
是12月初的阿塱壹古道,是12月底的武陵農場,是1月中的宜蘭
時間過得有多快?轉眼歲休的時節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