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古代的中國文人與當今的知識份子,和唐朝的劉禹錫抱持同樣的態度?驕傲地說他只跟學問淵博的人來往,不識字的「白丁」在他們眼中就算不得什麼了。先攬鏡自照:我是不是另一個自命不凡的讀書人?喜高攀鴻儒?看不起底層百姓?
三省吾身之後,我問十四歲的兒子:「阿公與阿媽小時候沒機會讀書,你會覺得跟他們來往是一種恥辱嗎?你會覺得跟教授、博士、院士談笑才風光嗎?」他陷入深思,安靜沒說話。
我知道他超喜歡阿公阿媽,他們辛苦拉拔八個孩子,白天種幾分菜圃,然後踩著孔明車去市場賣菜,晚上還要去海邊捕鰻魚苗、編織漁網補貼家用,老人家自己沒機會讀書,卻想盡辦法讓每個孩子讀書。
林強《平凡老百姓》這首歌,特別打醒我的腦袋,有一段歌詞是這樣:「想起細漢彼當時,別人笑阮父母不識字,是為怎樣?是為怎樣?甘說父母教我的不是道理?」
知識的建構一直有一種迷思、一種歧視:太看重某一種知識來源,過分輕視另一種同樣有價值的知識來源。各種社會計畫的建構有著同樣的迷思,過份看重所謂的學者專家。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那麼在擬定各種計畫時,非得一昧邀請高學歷的專家嗎?非得一昧引用大師用語嗎?真正能夠導致有效行動的知識在哪裡?該去請教誰?
==========================================================
後話:
Shwushiow Yang 是我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就投入第四世界的關懷工作
這篇分享,Shwushiow從不同角度來說古道今,我覺得很有意思
底下是同學們的討論...
Sara Lui
嗯嗯~~知識的定義 的確是太偏狹了 尤其 中國人的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也或許 高級知識份子也是暨得利益者 能設計出一套保障現有社會階級的遊戲規則ㄚ
9小時前發佈 · ·
Shwushiow Yang
我越來越意識到“教化”這件事的可疑,誰來教育誰?誰的知識算數?倍受肯定的知識是否就是真知?
我們或許能意識到政治掌權者濫用權力,但是“知識的掌權者”是否意識到自己有時太過傲慢?而被教育體制的知識所統治的“學子”,是否意識到自己被某一種知識奴役?變成“曲士”!?
5小時前發佈 · ·
Momoko Chi
Shwushiow,這一篇很棒,方便讓我轉貼給更多人看到嗎?
我想,我們得教導孩子一種態度,一種品行重於知識的態度!!
5小時前發佈 ·
Momoko Chi
喔,對了,陋室銘的解讀角度可以有很多,或許作者的出發點在於突顯貧困也不改其志的自在,只是引用的形容有欠周詳!!事實上,自古而今,多數的出世或隱居的文人雅士們是何其enjoy於與最基層的人兒互通有無的生活呀!!
5小時前發佈 ·
Shwushiow Yang
Momoko Chi老同學,謝謝你!多種角度,世界才會變得豐富。 我最近聽到一個好問題:你喜歡跟誰學習?
學習常常侷限在教室,侷限在學校,但是,學校是否教導孩子生命中最需要的知識?何種樣式的學習應該更被重視?跟誰學習最有效果?
我的女兒星期三一定要去上學,即使她生病,因為星期三有電腦課與健康課,都不是主科,但是,她喜歡這兩科的老師,他們幽默風趣...
4小時前發佈 · ·
Shwushiow Yang
這個例子還是不理想,還是侷限在學校,另一個例子,我社工系讀書四年,我學的東西好像不是太多,也沒有太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東西,真正讓我喜歡與震撼的,是和所謂“受助者”來往,他們教導我的“社會學”與“社會福利政策”比課堂精采千百倍...
4小時前發佈 · ·
Agnes Pan
最近一直思考自己過去所受接受的"專業"教育,朋友們都覺得,哇,當電腦工程師真了不起。但學校沒有教會我們的事,卻常常讓我們在職場上摔得滿頭包。不懂的生活、不懂的Say No,就算有再高的學歷,為我來說,也只是一張紙。很高興我認識你二位偉大的父母,我在他們身上看到其生命史的堅靭與對近人的友愛。
Shwushiow Yang
Agnes, 我完全同意你說的話,最近有一句話一直縈繞腦際:在知識的領域,誰說了算?我清楚記得我們家老二小時候染腸病毒,無法吃喝吞嚥,帶他去一家醫院,告知醫生他有腸病毒,醫生居然關起門診室,拒看。後來沒有讀過書的媽媽告訴我去青草店買一種草藥,搓鹽給孩子涵在口裡,果然就好了!
Shwushiow Yang
Agnes, 與你同感,教育與文憑真的有問題。
那天法國同事提到:一個孩子到底需要學什麼?
坊間雜誌常常提競爭力,提英文能力、閱讀能力、國際觀等等,
但是如果你問貧窮家庭,一個孩子應該學什麼?他們會怎麼回答?
住在馬尼拉貧民窟的家庭說: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尊敬別人,我們知道不被尊敬是什麼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