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校園霸凌的一部動畫片,片中的各個主配角的人物刻畫與心理狀態描述的異常的鮮明、深刻,讓人不知不覺產生的共鳴。不過,看了2/3後,漸感疲態,總覺得剩下的1/3可有可無,特別是男女主角的再相會的片段,感覺有些突兀,劇情瞬間轉為肥皂劇,如果能夠剪掉此段或更改劇情發展,也許會更好。
最後男主角將心中的耳朵重新開啟,傾聽人們的話語的畫面,滿動容的。畢竟封閉已久的心,終於得到了救贖,重新願意回到人群之中。
看完劇場版的「聲之形」後,立即看了原著漫畫版的「聲之形」,看完才知電影精簡了共同拍電影(算是微電影吧!)的內容,略覺可惜,其它都沒更動,連我最覺突兀的那段也是原著有的(還以為會有些不一樣)。倒是對植野這個角色,有了新的看法。原本在劇場片就對她充滿的好奇與疑惑,在原著漫畫中果然有更為詳盡的刻畫,她對於女主角的排斥,源自於“不坦誠”,她覺得即使聽不到、沒法好好對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可以敞開心、直直說出自己心中真正的心意與情緒,而不是一直說:「對不起!」她不喜歡不坦誠的人...這就可以理解了,只是“打人”還是不對!
無論是動畫或漫畫,我都覺得「聲之形」是一部人格成長的故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都有過一些不順遂的階段,也都曾鑽牛角尖在一些看似枝微末節的事情上,而如何重新拾回人生的正軌、找著人生目標、解開心中的死結,就是「聲之形」另外想表達的事,如同柴門文的「愛情白皮書」,即使傷痕累累,但終究我們還是長大了、成長了...在苦與痛間,在悲與喜中。而這正是:「青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