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村上春樹有出這本類似樂評的書籍,不過可能是看了爵士群像的經驗,深怕有點距離。於是匆匆樹數年過去,前陣子(也有一大段時間),忽然一時興起買了這本書,也只是買而已,一直到最近才開始看。結果再次印證一句話:「想的與實際是有差距的。」
以為它是本“純粹”的樂評,針對樂曲,解析,如果真是如此,就真的很有距離。套句村上在書中常用話:「肩膀會很酸...」還好不是,他主要是針對創作者,從村上所喜愛的樂曲切入,漸次的介紹作者的生平、樂曲創作的背景,以及村上自己的揣摩與想像,讓“本以為”會很深硬的一本書,變得有趣、有內容、很飽滿。會誤以為看的是人物傳記或另一本村上的短篇小說。
內容中介紹著各樣的音樂,有古典、爵士、搖滾、民謠,介紹的樂曲我幾乎都沒聽到,人物稍微好一點,認識幾位,不過無礙於閱讀本書。我的感覺,它是本充滿感情的一本書,看完每一篇的人物故事,總會先闔上書,回味一下,然後上itunes試聽一下,看看是否有類似的感動...
不得不佩服對音樂的廣泛涉獵與專精,雖然我自認自己愛聽音樂,從小到大,音樂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過,我就沒如此廣泛涉獵音樂,而是在有限的資金中,挑選自己愛聽的音樂。爵士、古典,一直帶給我一種“高單價”的印象,認為自己“高攀”不起!如今,經濟雖自立,聆聽音樂的類型與偏好卻也已定型。
聽音樂,其實是在聽回憶...
聆聽著當時聽歌的心情;聆聽著當時的年輕歲月。
書和音樂就是我人生的兩個最大關鍵。 村上春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