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甲烷】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第一個步驟必須得知甲烷產生或由某處逸出的速率,那麼,得先反過來測量大氣中甲烷減少的速率。在火星地表海拔60公里以上,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會分解甲烷分子,在較低層的大氣,則是水分子會因紫外線光子的照射而分解,形成氧原子和羥基(OH),而使甲烷氧化。在沒有補充的情況之下,甲烷會逐漸由大氣中消失。甲烷生命期的定義為,在原有的大氣中,甲烷濃度因凝結而降為原本的1/e倍(e 為數學常數,約2.7182818284)或約1/3倍時所花費的時間,在火星上是300~600年。甲烷生命期會依水氣含量(隨季節改變)、太陽輻射強度(隨著火星公轉而週期性變化)而有所不同。在地球上,相似過程所造成的甲烷生命期約為10年。在泰坦上,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弱得多,而且含氧分子的數量也稀少許多,因此甲烷生命期可以長達1000萬~1億年(在地質時間尺度來講仍然算短)。
在火星上,甲烷的生命期夠長,風和擴散作用應該有充裕的時間可以使甲烷與大氣均勻混合才對,這麼一來,甲烷濃度隨著地點而改變的這個觀測結果,就很令人不解了。這表示甲烷氣體可能是來自某些局部地區,或是在某些地區會因土壤吸收而減少。容易和甲烷發生化學反應的土壤,可能就是儲存甲烷的地方,它們使甲烷的量加速減少。如果真有這樣額外的儲存機制在運作,那麼這就是讓甲烷量得以維持在觀測值的一個重要來源。
下一個步驟是要考慮形成甲烷的可能情形。先研究火星是個不錯的開始,因為這顆紅色行星上的甲烷含量很低,如果一個機制連這麼少的含量都無法解釋,就更別說要解釋泰坦上那麼大量的甲烷了。以生命期600年的情形來說,要使全球平均甲烷濃度維持在 10ppbv的定值,每年所產生的甲烷必須略多於100公噸,這大約是地球上甲烷產生率的25萬分之一。
和地球上相同的是,火山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火星上的火山已經沉寂了數億年,而且,如果火山爆發噴發出甲烷,應該同時也會噴發出極大量的二氧化硫,但是火星的大氣中卻缺乏含硫化合物。外太空來的貢獻看來也相當微小,根據估計,每年約有2000公噸的微流星體塵埃來到火星表面,其中碳的質量佔不到1%,即使這些物質大多被氧化,也只會是甲烷不太重要的來源。彗星的整體質量中,甲烷佔約1%,但是平均每 6000萬年彗星才撞擊火星一次,因此,每年彗星所遞送的甲烷量大約一噸,不到所需的1%。
那麼,會不會是最近有顆彗星撞上了火星?它帶來大量的甲烷,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大氣中的含量降低到了目前的數值。100年前一顆直徑200公尺的彗星撞擊,或是2000年前一顆直徑500公尺的彗星,都可以提供足夠的甲烷,以符合現在觀測到的平均含量 10ppbv。但是此想法也遭遇問題:火星上甲烷的分佈不是均勻的。要使甲烷在各方向都均勻分佈,大約只需幾個月。因此,從彗星撞擊而來的甲烷最終應該會均勻分佈,這和觀測結果相矛盾。
【水裡的煙霧】
我們只剩下兩個可能的甲烷來源,分別屬於水文地球化學以及微生物學,兩個都很吸引人。地球上的熱液噴發,也就是所謂的黑煙囪,最早發現於1977年時厄瓜多的加拉巴戈斯裂谷。之後,海洋學家沿著許多其他的中洋脊也都有發現。實驗顯示,一般在這些噴孔的環境下,超鎂鐵質矽酸鹽(富含鎂或鐵的岩石,例如橄欖岩和輝石)在通稱為蛇紋岩化的過程中會反應產生氫。接著,氫會與碳粒、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含碳礦物反應,產生甲烷。
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氫、碳、金屬(作用如同催化劑),以及熱和壓力,這些在火星上也全都有,這樣的蛇紋岩化作用可以分別發生在高溫(350~400℃)以及比較溫和的溫度下(30~90℃)。據推測,在火星的地下含水層裡,可能有那些較低溫下的作用在發生。
雖然低溫下的蛇紋岩化作用,可能足以產生火星上的甲烷,但是生物作用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可能性。在地球上有種稱為產甲烷菌(methanogen)的微生物,在消耗氫氣、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時,會產生副產物甲烷。如果火星上有這樣的生物生存著,它們會很容易獲得營養物:氫(藉由蛇紋岩化作用產生,或是由大氣滲入土壤中)以及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在岩石中或是來自大氣。
經由蛇紋岩化作用或是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甲烷,可以用晶籠狀水合物的方式儲存起來,這是一種化學結構,可以把甲烷囚禁起來,就像把動物關在籠子裡一樣。然後因為逐漸加熱而使氣體由裂縫散出,或是不定期的火山爆發將甲烷釋放到大氣中。不過,沒有人可以確定這些晶籠化合物的形成效率,也不確定它們多快會被釋放出來。
火星快遞衛星的觀測,顯示出有些區域的甲烷濃度很高,而且都是在地表下有著水冰存在的區域。要解釋這項關聯性,答案必定是地質或是生物過程其中一種。冰底下的含水層提供了生物的棲息地,或是提供水文地球化學過程得以發生的地點。在沒有更多資料的情況下,生物與地質這兩個來源的可能性看來是旗鼓相當。
照片解說:除少許縹緲的雲(白色部份)之外,火星可見之處看來幾乎是靜止的,但是甲烷的出現,暗示著地底下可能有著生物或地質化學方面的活躍活動。
【註】本文摘錄自《科學人雜誌》六月號
參考網址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025&C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