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4 14:10:40| 人氣2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我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常到各校的研究所網站瀏覽。
發現,師資簡介是個有趣的區域。
在那,有時會不小心發現,好像讀過那一本書籍,就是某位教授所編輯的,那部影片,就是某位導演拍攝的。

師資簡介的寫法,大部份院所力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也就是說,不用太多瑣碎讚美,屌的經歷,一個就夠了!
相對我們系上的簡介。呼...還真是讓人直冒汗。
什麼有的沒的,拉里拉渣的,全部都寫進去。反而,讓人有眼花撩亂之感,而且又不著重點呀!

老師會吸引人,應該是他的研究文章夠水準,作品夠份量,當然學經歷也夠。才會吸引人材來就讀嘛!
所以,寫個作品年表、獎項、學歷、書籍、論文發表其實也夠多了!
寫一堆無關緊要的簡介,其實,只會讓人覺得不夠上進罷了!
什麼主持過會議呀!討論會參與呀!幾十年前的小獎項呀(現在都已經取消的比賽)。
我不禁要問,這樣,會不會,太遜了!太唬爛了!
不像是學生階段要申請案子與學校,經歷較少,所以寫的瑣碎!
當老師的身份,格局應該要有所不同才對呀!
現在有沒有作為?這才是重點。
不要太緬懷過去呀!
要不然,說實話,一位北藝研究生的資歷都比這些好看多了!
洋洋灑灑一大篇,並且篇篇令人信服。還有金馬獎勒!

竟然有這麼好的機會當大學老師,應該致力於學術發展研究,就本系而言,應該是發表書籍.論文.作品...等。
要不然,看看那些線上的獨立製片創作者,他們生活不是更艱難?沒有穩定的收入。案子靠手寫,錢靠體力賺。
平常出賣腦力,寫案子,出班勞動體力,拍片子。
個個作者在勞動的當下,你都可以叫他一聲"工人"。並且,薪水都不一定有相對報酬。
但是,獨立製片創作者還是熱衷於創作,不是用嘴巴畫壺,是用身心體力行。

進入體制當老師,不代表就不能繼續創作。反而,有更多良好的生活基礎,讓自己能更深耕於創作心思上。
就我的觀察而言,我們系上老師,還真沒有幾個有持續在創作的。
除了為了學位而拍的作品,有沒有更多的可能呀?
這樣怎麼說服學生嘛?
或是說,怎麼沒有好好利用學生進行創作呢?因為,學生需要跟片的機會。老師可以適時製造拍片的機會。雙方都得利呀!
還是,已經習慣指導別人的創作歷程。在看與被看之間,只願意看別人,不願被人看?
這我就不知道了!
所有的創作,都要先觀察到自身的存在,才有辦法做更大的發揮。
包括承認自己.認識自己...等,才有辦法再創造自己。
我不知道,我說的對或不對,至少是我的感觸。

在此對於系上認真在創作上的老師,也是表達尊重之意,並且願與學生分享作品,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游老師的論文、馬力的影片,都是曾在課程堂上分享作品的老師。
這是很值得肯定的。
因為,講一堆理論教同學創作的事,還不如自己身體力行去說明。

對於慢慢要出社會工作的我們,簡介也是件重要的事吧!
到底是要唬爛?還是不要唬爛呢?
那...灌水好了!

ps照片是去年在柯達攝影研習營拍完片的殺青照。和朝陽.南藝學生的合照。

台長: mocy
人氣(2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