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8 23:08:59| 人氣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行為研究---複雜事件的決斷不應該三思而後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絕大多數人的行為模式,都是在面對重大事件需要做決定時,會斟酌再三,猶豫不決,花費很長的時間思考;而當面對小事情時,相對地就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快做出決定。例如當決定中午要吃什麼便當,或是杯墊要買什麼款式時,大家並不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思考、比價或蒐集資料。但是當要買一套傢俱、一輛車子,或是買一棟房子時,大家幾乎都會思考再三、貨比三家、花費數天、數週、甚至數個月來做出決定。但是花較長的時間,來做決定,真的會得到較好的結果嗎?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Ap Dijksterhuis等人分別以模擬實驗和現實生活賣場訪問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Dijksterhuis等人要求自願參與實驗者在四分鐘內從四種假想出來的汽車中,選出一種性能最佳的汽車。當研究者只提供4種資訊,例如車內空間大小和里程號油量多寡時,幾乎所有參與者都能選出性能最佳的車種。但是當研究者提供12種資訊,讓問題變得更複雜時,只有1/4的人能選出最佳的車種,比例跟亂猜的隨機選擇幾乎一樣。但是當研究者先用組字遊戲(anagram puzzle)來分散參與者的注意力,不讓他們用心思考,之後再問他們的決定時,幾乎大多數人都能選出最佳的車種。

Dijksterhuis 等人也到IKEA和Bijenkorf百貨公司做實地調查。IKEA的消費者大多數是前往購買傢俱,而Bijenkorf的消費者大多數是前往購買碗盤等小日用品和廚具。研究者調查現場消費者花費多少時間做出購買的決定,然後於數週後調察其對購買該品的滿意度。結果發現,IKEA的消費者中,花愈多時間做決定的人,愈不滿意。而Bijenkorf的消費者中,花愈多時間做決定的人愈滿意。

Dijksterhuis等人的結論認為,面對簡單的抉擇時,多用腦思考,可以獲得較好的結果;反之當面對困難的選擇時,憑直覺來做決定,反而會得到較佳的結果。理由是,同一時間,大腦能思考分析的因素有限,太過複雜的事情,因為因素眾多,將使得大腦無法有效思考,也就無法做出最佳的選擇。

褚志斌 (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台長: 王建明郭泓志 Go! Go!
人氣(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