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來開台至今也三年有半了,對自己最大的收穫,我想一方面強迫自己將平日一些雜七雜八的想法稍微歸納整理後跟大家分享(雖然還是常態性的偷懶),再來就是透過網路結交了不少的先進同好,這是令麥克雞感覺收穫最多的部份;因為同好間分享經驗經歷實在遠比麥克雞自個兒在這唱獨角戲精采有趣的多。
我一直以為: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經典固然有它精采獨到之處,但如果少了人味,經典始終就只是經典;工業設計不比音樂美術,莫扎特貝多芬達文西梵谷可以透過聽覺視覺帶給人美的感動,而且代價不會太高,但相對工業設計如果光靠圖片文字的描述,要讀者全盤領略感受恐怕很難,它或許會產生某些視覺上的刺激和影響,但設計要來給人用的東西卻又看不見摸不著碰不到,真要理解到什麼程度,個人以為很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總希望能在文章裡加入一些除了物以外,或許描述自己對這些東西朝思暮想的心情,也或許是我如何取得這些東西的過程,畢竟這些對我而言,才是最真實,最meaningful的;當然不免還是會穿插一些別人的故事來沾光增色一番,以下,麥克雞要做的便是這麼一件事。
之前麥克雞不知地厚天高寫了幾篇關於北歐經典椅的文章,不想蒙林東陽老師來函指正,後來從朋友處得知,林老師在台灣工業設計,尤其是家具設計領域是師祖級的人物,小弟這下就更加慚愧了;這一期(三月份)的La Vie有相關林老師的簡單介紹,另外林老師的個人網站也是十分的精采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懷德居家具知識館
http://www.hdgr.org
和林老師幾次書信電話往返,雖還無緣得見,但光從林老師種種對家具設計的付出,就已完全可以感受到林老師對家具設計的熱愛跟使命感;其一;林老師搜羅關於家具設計的相關書籍千餘本,開辦世界第二台灣唯一的家具圖書館,為了豐富館藏,老師還鉅資收藏Vitra所出之一系列迷你椅;而這些全都是由林老師個人獨力完成;其後還將開設木工班,教授木工製作的技術,課程所需之機器設備同樣也都由林老師自掏腰包購買;其二,林老師多次應邀策劃相關展覽,出錢出力不為名利,只希望大眾對家具的歷史淵源有多點了解。
這次林老師應台灣家具公會之邀,於3/15〜3/18(但3/18才對外界民眾開放)在台北世貿『台北國際家具展』依『設計尋根,傳統創新』為主題辦展;林老師不棄嫌,讓麥克雞寫篇序文如下,
椅子的傳統與創新
談到椅子的傳統,可追溯至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時代,依據可徵的圖像記載,當時的埃及人便已發展出形制完備與今無異的座椅形式,甚至還有與之搭配踏腳的矮凳;雖然如此,當時的椅子其實並不入得尋常百姓家,而是王公貴族們展現其權威與階級地位的工具,也因為這樣的淵源,在某些英文單字裡,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看到『座』與『位』間的權力等號關係,例如chairman(主席),throne(君王),cathedra(主教)等。
一直要到十八世紀中葉發生工業革命,椅子的質材與形式,甚至可以說,椅子之於普羅大眾的意義,才開始發生重大而根本上的變化,究其因,一方面工業革命直接帶動了生產技術與材質運用上的進步,讓椅子的設計有更寬廣的揮灑空間,再者,中產階級興起造成社會結構的轉變,也造就了公民美學與工業設計萌芽的基礎;於是,椅子從原本代表了權力與社會階級的象徵,成為普羅大眾追求個人風格、生活品質的具體表現,進入二十世紀,椅子的設計也早已跳脫其實用層面的機能考量,而成為眾多建築師宣揚理念,甚至是藝術家體現其創作的媒介與工具。
而在台灣,從2000年TASCHEN出版1000 Chairs大賣後,一時間,椅子從生活中的『器』、『具』成為承載時尚意涵的流行話題,不僅媒體曝光率大增,一兩張報的出設計師名號的經典椅,更成了彰顯生活品味不可或缺的必要道具。同時,也拜此書熱銷之賜,自此類似主題的圖文書,便從冷門邊僻的工業設計分類裡給解放出來,一落落放在店頭當暢銷書來賣;姑且不論這些個內容相近、老酒新瓶的圖文書是否有撈錢之嫌,但這樣的轉變,卻也從此開啟本地大眾,對椅子的興趣和關注。
這次由林東陽老師策展的【椅子的傳統與創新】,集結了不同國家、年代風格的三十多張椅子,製造廠家有來自南歐義大利的Cassina和Armani Casa,也有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PP、Carl Hansen與Fredericia;設計師中東方以日本柳宗理(1915~)和喜多俊之(1942)代表,西方則多來自丹麥,有高齡92的Hans J. Wegner(1914~)、祖母級的Nanna Ditzel(1923~),以及新世代得獎連連的Hans Sandgren Jakobsen(1963~),甚至父子檔Børge & Peter Mogensen的設計,還同時登「台」;特別是此次展覽中多張出自林老師的個人收藏,由丹麥國寶級設計大師Hans J. Wegner所設計的椅子,在本地更是難得一見的經典。
而這次所展出的椅子不論年代遠近、或者地域差異,它們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便是在設計時,都不約而同引借了傳統的元素進行創新;例如Wegner重新演繹中國明式圈椅的Chinese chair、Y–chair,或是Armani的Giada;而這些絕非特例,細看許多當代的經典名作,其實都不難發現這類,或從結構,或從形式上向前人學習的例子;舉個較為大家所熟知,出身包浩斯的現代主義大師Mies於1929年為萬國博覽會德國館設計的巴塞隆納椅,比對中世紀Scissor style折疊椅,是否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見上圖)。
跨越千禧進入二十一世紀,風格美學的認知,變得更加多元分歧,設計師為求個人創意表現,廠商為求在市場勝出,無不挖空心思攪盡腦汁,從不同的領域切入,或者跨界合作,或者異業結盟,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出令人驚艷的創意發想,以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與認同;尤其台灣現在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希望透過設計、創新來帶動產業,升級產品加值,如果在創新的過程中,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大自己的視野,從傳統的精粹中擷取養分,相信這樣的創新之路會走的更寬廣,更紮實,也更加地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