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技一年級的通識課程
偶然選修「生與死的哲學」
當時,班上有位奇才
一個七十一、二年次的同學在報告的時候
洋洋灑灑二萬餘字
整整講了二個小時還欲罷不能
在他的文獻當中赫然出現「西藏生死書」這本著作
也建議我們如果對生死哲學有興趣可以去研讀這本書
爾後,這本書我曾經不是很認真的拜讀過一遍
便被我供奉在書架上
但我相信那是一本好書
如果,「西藏生死書」對一開始而言的你也太厚的話
那麼「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也是一本值得你參閱的書籍
近年來臨終關懷議題開始被重視著
我們可能隨時成為旁觀的公親或者第三者
也可能是面對死亡的事主或當事人
這二本書令我印像最為深刻的地方
在於
「學會死亡.....你就開始學會活著」...「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呼應著「根據佛陀的智慧,我們確實可以利用生命來為死亡未雨綢繆。」...「西藏生死書」
關於東、西方二種迥然不同的民情、風俗對於生死的哲學卻有相似的火花
就類似物種的起源
就算因為達爾文的「進化論」而開始有了科學的証據之後
大部份的人仍依舊相信人的生與死是極富有宗教神話的色彩
我一位朋友提到「無依時信仰幫助人更快成長,不用是特別崇拜什麼樣的神」...小蘭姐
我們追求的信仰可以是跳脫宗教
應該追求的是一種心靈上正面的力量...
常聽人說「世界上任何宗教的原意都是誨人行善的」
事實上宗教有許多的共通點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體,死亡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西藏生死書)
「天主教認為人的靈魂原是天主的肖像,但因原罪的污染而失去清白
墮落的人類必須透過聖子耶穌的救贖,始能重獲新生」(宗教概說)
所以不管是因果輪迴或是上帝的審判~
各個宗教都會把死亡置為重生的前題
不能說我不害怕死亡
或者是我不害怕死亡找上我的親友及家人
而人生有許多你害怕卻得去面對的事情
忘了哪一部電影裡談到
「所謂勇者無懼,並不是什麼都不害怕,而在於誠實的面對你所恐懼的事情」
我不是不害怕
而是學著認真的去面對這個問題
上一篇發文說到「關於死亡,我所害怕的並不是有一天他們會離我而去,恐懼的是那種來不及的遺憾」
我必須更正
離別與遺憾都是我慎戒恐懼的事實
只是我知道
我沒有辦法改變「時間到了,就該走了」這個人生歷程,所以我必須去接受
而我還有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如何去面對這個問題
當然生與死同等的重要
在死亡來臨之前我覺得自已必須把握與之能共處的時間
如果我未能把握住,那便是我深切的遺憾。
「死生為晝夜。 」莊子「養生主)(至樂)篇
只是當一個生命初始
我們便忙著撫養、極盡所能的教育、關懷他
在教導他重視活著這件事之餘
卻很少人會教導他面對死亡的態度
我沒有在為哪一本書打廣告
也沒有透徹到可以去教導別人對生死的想法與作法
最大的希望是可以得知更多人的觀點以及看法
以及其中我有所謬誤的地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