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小強跟著媽媽艾莉逛街,看到許多商家懸掛的彩色旗子時問「媽咪,這是什麼旗子?」艾莉答:「彩虹旗啊!」小強說:「不對,老師說過彩虹有七個顏色,這個只有六個顏色。」艾莉知道,這是象徵同性戀的六色旗,但剎那詞窮,不知如何向小學三年級的兒子解釋,只好回說:「唉呀,別問那麼多,反正就是彩虹旗」。

隨著通過同性婚姻的州別越來越多,且現行法律對同性及跨性別者權益愈發保護,加上同性結婚後一起養育子女的「夫妻」不斷增加,家中小孩未來有「爸媽都是女的」或「爸媽都是男的」的同學,也會很平常。如何對孩子早一點實施相關教育,現代父母都要及早想到。

艾莉說:「我也不清楚六色彩旗為何是代表同性戀的旗幟,更別說怎麼樣跟孩子說同性戀。」

生活知識網站wikihow指出,同性戀問題複雜,父母不可能在20分鐘或一小時談話中,孩子就能了解同性戀、跨性別。專家建議家長,說明時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溝通語氣的設定

1,要從準備「多次簡單及短時間的對話」開始。家長要先並到圖書館或其他資源處,收集相關資訊向孩子介紹。如果孩子對爸媽的解釋沒有太大興趣時,建議暫停對話,因為這時講再多,孩子都不會吸收。假使孩子表現出好奇,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家長要和孩子說爸媽會弄清楚再和他討論,並收集更豐富的資訊,再回答孩子。

2,向孩子說明同性戀時,應該使用「開放性、教育性的語氣」。父母的態度是孩子態度形成的根本,在回答這類問題時,爸媽應像回答孩子詢問「為何日落時天空會變成紅色」時的語氣,很平常的向孩子解釋。

3,將話題保持「年齡適當性」。小小孩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兩個男生牽手」,但他們可能還無法理解性別在工作場合可能的歧視,或性別吸引力究竟如何運作。這些也許孩子長大一點再討論。

4,考慮從圖書館租借教育性書刊或電影作為輔導教材。無論是關於兩個女孩牽手,還是關於一個10歲孩子有兩個爸爸的故事,有關同性戀的專業輔助與資源媒體,可幫助使這些概念正常化。

第二階段:進一步解釋重點

1,討論LGBTQIA這幾個英文字縮寫所代表的意義,協助孩子了解各種可能性,孩子也可描述他們看到的現象。

2,解釋某些人的「真實性別」,是他們內在的感受,而不是外觀。

3,告訴孩子「不能通過一個人的行為或外表,來確定他們是否是同性戀」。一個人的男性氣質或女性氣質,與他們的「性取向」無關,有些男的「女性化」,而有些女的「男性化」,但這些人有的是同性戀,有的人不是,每個人不同。

4,人對性好奇是自然的,兒童、青少年對他人的身體感到好奇,包括對同性或異性,但不會因此決定他們的性向。

5,鼓勵孩子花些時間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不要先存在刻板印象。

第三階段:指導如何處理社會環境

1,鼓勵孩子尊重別人。

2,提醒孩子只有個人才是定位自己性向的專家。

3。對於霸凌及歧視必須誠實,不論是看見別人或自己遭遇霸凌及歧視,都應該誠實說出來。

4,與孩子討論隱私的重要,如遇到不願開口說明自己性向的朋友、同學,應尊重他人的選擇。

5,確認孩子不論遇到任何情形,都會願意向你求助或說明。

父母可分三階段向小孩解釋同性戀及相關議題。(Pexels)父母可分三階段向小孩解釋同性戀及相關議題。(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