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1-07 01:24:31| 人氣2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婚後才出櫃,除了好棒棒,還有其他的嗎?(2016.01.0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婚後才出櫃,除了好棒棒,還有其他的嗎?


作者:董泓志(異性戀者)

 
婚後「才」出櫃,是一件可取又值得鼓勵的事嗎?如果在異性戀的關係裡,一個人對伴侶說,「對不起,其實我還沒玩夠,我們結束吧!」、「對不起,其實我喜歡的是前任,我們結束吧!」、「對不起,其實我還有其他夢想,我們結束吧!」可能馬上要被罵到臭頭。儘管背後帶著些許的無奈,但這樣的人,難免會受到責難,同時造成另一人情感上的傷害。
 
因為還沒想清楚是否玩夠、還沒找出人生的夢想、還沒搞清楚是否喜歡一個人,可以別急著結婚。尤其在既有的婚姻市場上,已婚者身價貶值,女性也可能錯過最佳的生孕年齡。各種自我認同的探索,都可能會賠上另個人的青春,包括性別認同在內。
 
可是,當情境換成「對不起,我喜歡的是同性」突然變成一件勇氣可嘉,普天同慶的事。這背後,難道沒有感情傷害和倫理問題嗎?。
 
愁城中的「愛情」
 
近年來,有三則新聞值得回顧一下。首先是台中一中的變性教師「幼時經常夢見自己是女生」,但早期社會保守,只能壓抑自己的性向結婚走入禮堂,婚後更不忍心讓愛妻知道「真相」(報導語),直到妻子罹癌病逝又膝下無子,無後顧之憂
後毅然變性。
 
第二則新聞,是一位網友在D-CARD版上向自己的父親出櫃,但爸爸竟回:「我也是(同志)」。因為網友的爸爸「是老大,又是獨子,家裡經濟很差,祖父母很拼命的工作就是讓爹能好好的找個工作穩定下來,爹看著爸媽這麼辛苦所以就不想透漏自己是gay,只為了成全他們。」
 
網友的母親則說:「…你們都是我愛的人,這裡沒有愛情只有親情,而這樣就夠了。」第三,則是歌手鄭宜農出櫃離婚,但老公力挺。
 
這三則新聞有幾個共通處,首先都跟性別認同有關。其次,都有個無怨無悔或不能說話的伴侶。第三,獲得網友一面倒的肯定叫好。可是,有人想過另一個人的生活與感受嗎?
 
如果一個異性戀男性,因為「媽寶」、「看上富家女的財產」、「只想找個人陪」而跟了一個不喜歡的人在一起,私底下或檯面上都會引來非議,因為他不是真的喜歡對方。但換成出櫃,連討論和反省的空間都變得不存在了。
 
那位中一中的教師很偉大,壓抑自己,等到妻子離開後才變性。可是他早就知道自己的性別認同,卻趨於社會壓力,找了一個想跟異性戀丈夫結婚的妻子成家。妻子到死了都不知道,她的情人其實想當女人,而且已經是了。妻子到死了都不瞭解自己的丈夫,不知道「真相」,這難道不是一輩子的欺騙嗎?
 
那位已生兒育女的老爸,因為是獨子,想滿足家庭的期待,也選了一個女性成家立業,壓抑了妻子原本是想跟異性戀丈夫步入婚姻的期待,過著「沒有愛情只有親情」的生活,這是一種值得被肯定的親密關係嗎?對女性來說公平嗎?鄭宜農的老公楊大正力挺出櫃,但似乎也只有這個選項。
 
伴侶其實沒有太多選擇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出櫃者的伴侶,都公開表示力挺與祝福!這正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地方。在生活經驗裡,心愛的人離去,或者被告知「我不愛你的身體」、「我當初只是為了..才跟你在一起的」無疑都是令人沮喪心碎的事,何以換上出櫃的情境,就變成歡天喜地了,實在不合情理。
 
人的言行,有時會受到「社會讚許」的影響,特地的語境下也只能出現一種聲音。換個方面想,出櫃者的伴侶投資了所有的青春、情感甚至生命,有的連孩子都生了,這種依附關係早已建立,不太可能否定一切。換句話說,帶著無奈接受這一切,別無選擇,這正是令人感到頭皮發麻的地方:你必須笑著聽情人說,我其實沒辦法喜歡你,並再對她比個讚。
 
這並不是說檯面上的皆為違心之論,而是錯綜複雜的感情生活不可能這麼美好。跟異性戀的親密關係一樣,背後也可能存在著度自私、利用、耽誤另個人的青春和把關係工具化的成分,這些潛在的情感傷害,在當前的語境下根本無法探頭出來,也召喚不到相關的經驗,但不代表這些負面經驗和道德責任不存在於人間,這正是本文的核心關懷,也期待作為同志異性戀伴侶的經驗,能夠被看見、表述和研究。
 
就如同一位朋友昨日私訊說:「我覺得光是一對異男異女搞深度曖昧,最後其中一方說只想做朋友,這樣就夠受傷了。何況是交往後,對方突然坦承愛的不是男生…同樣都是我不愛你了,只是出櫃的話,好像罪惡感降低,我們也不好意思怪罪這個人。」
 
愛他就別傷害他,不愛就別在一起
 
這個社會對於同志和性少數,仍具有高度的歧視與壓迫,強烈到讓同志為了滿足社會期許,去跟一個無法愛上的人步入禮堂。但在結構之中,我們仍有自主的空隙,比如拒絕被家庭宰制、或團結抵抗、或選擇在檯面上過著單身生活、或想清楚了再交往或結婚,這些選擇,當然跟每個人的生活資源與道德勇氣有關,無可厚非,可以被理解,但不代表完全取可取,因為涉及了另一個人的人生。
 
難道,婚前隱瞞真相,用婚姻當作掩護,讓伴侶過著「只有親情沒有愛情」的生活,這過程沒有任何壓抑和傷害嗎?我們要肯定和鼓勵這樣子的親密關係嗎?如果愛她,就別傷害他,不愛,就別在一起。
 
性別友善才能讓人人獲得幸福
 
上述各種無奈的事件,儘管個人都有一些責任,但關鍵仍在於台灣仍是個壓迫性少數的社會:同志至今仍無法結婚,多元成家法案仍備受抨擊與污名、政府對於變性者的關懷與資源抑注更是闕如。
 
我們希望政府能加速性別友善法案的推動,讓世間的男女們能走出這般「人壓抑人」的集體無奈,無論異同,皆能不欺騙、不壓抑、不隱瞞,自在地跟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