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2-22 22:46:27|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年度十大性與性別事件同志反“恐同教材”入選。(2015.12.2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5年度十大性與性別事件同志反“恐同教材”入選

  12月20日,一年一度的“ 年度十大性與性別事件評點 ”出爐,這一活動始於2008年,由方剛等十幾名中青年性與性別學者和社會活動家共同參與,關注每年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性與性別”事件,致力於在紛繁複雜、存在廣泛爭議的事件中進行篩選,以促進性別平等。

  2015年度“年度十大性與性別事件評點”公告由評點組授權澎湃新聞發布。以下為十大事件與部分點評:

  1、熱播“武媚娘”被剪胸

  1月,湖南衛視熱播的《武媚娘傳奇》停播4天,複播後發生巨大變化:大量含胸部的鏡頭被剪成了“大頭照”。“剪胸”事件引發網絡熱議。影視界呼籲盡快出台分級制;部分女權者提出,男性網民的不滿也是男性情慾話語的集體狂歡。1月21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回應,稱該劇存在不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畫面,修改播出後,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2、春晚被指性別歧視

  大年初二,一封以“抵制毒春晚”為題的公開信在網上流傳,僅4小時就徵集到1000多人簽名聯署,該信指責春晚《喜樂街》《小棉襖》等多個節目涉嫌歧視女性、肥胖者、單身者等,要求央視道歉並停播相關節目。11月9日,網友李芙蕊將一封建議信寄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央電視台,呼籲2016年央視猴年春晚禁止通過和編排歧視性節目。

  3、農村殘障女詩人走紅網絡

  農村殘障女詩人餘秀華因其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而走紅,並隨即引發社會對其詩歌價值、性、女性、殘障的熱議。餘秀華的網絡走紅,固然與其詩歌的感染力有關,但也有個人因素在內。她擅長不含蓄、不抒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慾。

  點評:

  公眾視野中的殘障女性形像大多是被動的、無性的、失能的,餘秀華對性的積極追求,打破了社會對女性和殘障者的刻板印象,她對禁忌的恣意與放肆挑戰了傳統的偏見和歧視,多重被壓迫者——農民、殘障、女性——的身體經驗是其生命和作品的重要力量源泉。

  4、反性人士阻礙性教育推進

  3月,反性人士指責《中學性教育教案庫》毒害青少年,最終《中學性教育教案庫》被停止在濟南使用。反觀從2008年開始進入內地的、倡導禁慾和女性守貞的“青春無悔”課,一直飽受爭議卻暢通無阻,今年11月繼續在西安某高校開設。

  5、“試衣間性愛視頻”曝光

  7月,一則發生在北京三里屯優衣庫試衣間的性愛視頻在網上熱傳,網民指責優衣庫炒作,男女主角均遭到人肉搜索。商場官方否認事件為營銷炒作,並請消費者“正確與妥善使用試衣空間”,引發商界借勢營銷熱潮。該視頻後因涉嫌色情被刪,多名涉案人被行政或刑事拘留。此事引發爭議,有人認為試衣間並不屬於公共場所,在此發生自願的性行為並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此前,該品牌代工廠數百名女工因遭受剝削而罷工卻罕有關注。性愛視頻曝光後,公益界人士紛紛呼籲公眾關注女工權益。

2015年度十大性與性別事件同志反“恐同教材”入選

  6、同誌社群反“恐同”教材

  針對國內許多心理學教材將同性戀歸屬為心理疾病的情況,廣東某高校學生秋白向教育部申請公開監管信息,未獲回應。8月,她以“行政不作為”為由,將教育部告上了法庭,後遭遇“被出櫃”。12月,國內首部支持同性戀的心理諮詢著作《肯定性諮詢法》出版,不少心理學、精神醫學專業人士表達對同性戀群體的支持和對“扭轉治療”的反對,受到同誌社群的肯定。

  7、國內舉辦首屆“男德班”

  10月,全國首屆“ 男德班 ”(“好伴侶、好父親:男性成長工作坊”)在京舉行,引發媒體報導熱潮。近年來“女德班”遍地開花,但因強化傳統性別分工與性別角色為人詬病。“男德班”則與之針鋒相對,倡導顛覆傳統性別分工與角色,培養全新好男人。招生廣告發布後,女性網友普遍表示歡迎,男性網友則反應寥寥、多有譏諷。

  點評:

  “男德班”雖然遇冷,但不失為一次成功的性別平等倡導,它向公眾明確傳遞出這樣的信號:男人不只是“養家糊口”的單一角色,也可以成為“全參與型的性別平等男”,並在多元親密關係中承擔責任。媒體熱議說明“男性參與推動性別平等”具有時代緊迫性,全社會有責任為之推動。不過,如何把男性從固化的性別想像中解放出來依然需要廣泛深入的行動。

  8、全面放開“二胎”與生育權的爭議

  10月,為優化人口結構,減緩老齡化壓力,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胎”。希望生育的並不僅限於已婚夫妻,曾有人在網上發起眾籌,為自己未婚懷孕出生的孩子籌集“社會撫養費”,引發輿論關注。演員徐靜蕾在美國冷凍卵子一事,引發了單身女性生育權的爭議。目前,我國尙不允許對單身女性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

  點評:

  合理的人口結構是社會優化發展的重​​要保障,人口政策不僅要從勞動力和社會資源角度對人的生育意願和行為進行調控,更要顧及不同生育主體的權利、義務及其自主性,使所涉及的社會資源分配更公平合理。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看似賦權於家庭,但如無相關配套措施,則可能導致女性在職業發展中遭遇更多困境,女性社會地位面臨更多挑戰。將生育權及其所屬福利與婚姻相捆綁,使得單身者的生育權難以實現。

  9、華科“潑水節”引發“集體性騷擾”爭論

  10月底,一篇名為《當女人被流氓文化包圍——兼評華科女生宿舍被攻占事件》的文章在網上傳播,引發公眾對華中科技大學“潑水節”的關注。部分女權者提出“潑水節”涉嫌“集體性騷擾”,​​是一種男性霸權,從而要求國家儘早出台反性騷擾法;但另一些人認為這是高校學子自發的狂歡活動,是一種無傷大雅的校園文化。

  點評:

  每個人的身體感受不一樣,集體活動中的個體行為也不同。是集體性騷擾還是集體狂歡,比起匆匆定性,我們更需要學會如何協商與溝通,比如怎樣在集體活動中聽到更多人的聲音,尊重每一個人的意願,保障少數人的權利也不受損害。在校園裡建設平等融洽的性別文化,比單純地指責性騷擾更有積極意義。

  10、師範男生免費教育遭抨擊

  今年,福建首次實施師範男生免費教育試點,為吸引男生報考提供了優惠政策。據報導,這一舉措是為緩解小學、幼兒園師資隊伍性別結構失衡而設置,此事引發聲討。有女權者發出了對福建省教育廳的政務公開申請。

  點評:

  “免費師範男生”政策的背後,並不是在教育職業領域推行“性別多元”,而是對所謂“陽剛教育”缺失的憂慮,即擔心男生因為缺乏男教師引導而喪失了男子漢氣質,然而,“陽剛教育”早就被證明是迂腐的性別刻板印象,應予摒棄。鼓勵男性進入傳統女性職業,目的應在於推動男性參與性別平等,但更應該制定有利政策,推動女性進入傳統男性職業,打破職業性別隔離。

  第八屆(2015)“年度十大性與性別事件評點”活動,評委會組成人員(以姓氏筆劃為序):

  方剛(召集人),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
  張玉霞,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張梟,中國人民大學
  張靜,中華女子學院性與性別研究中心
  張智慧,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陳亞亞,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阿強,同性戀親友會
  彭濤,哈爾濱醫科大學性健康研究與教育中心
  魏偉,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澎湃新聞記者:李丹)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