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21 00:21:17| 人氣2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別假設所有人都是異性戀!前英國石油執行長:出櫃不只有風險,也可能帶來機會。(2015.11.1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約翰.布朗(John Browne),前英國石油(BP)執行長,他曾經隱瞞自己的同志身分,直到他的前伴侶將一切真相高價賣給英國小報。2007年他正式出櫃,並選擇離開自己一手建立的英國石油。 

「回顧我擔任英國石油執行長的期間,我但願當時自己有足夠的勇氣早點出櫃。我的後悔至今仍難以平息。我希望能帶給一些男女同志勇氣:你不該犧牲自己的幸福快樂,只為了討好那些觀念陳舊的人。」——約翰.布朗


 

 

並非人人都是異性戀

 

我很清楚地知道,LGBT員工不願出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害怕冒犯他們的同事。

人權運動基金會(Human Rights Campaign)2009年的一份報告發現,未出櫃的受訪者中有一半表示他們擔心出櫃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

24%的人相信,他們的同事會認為透露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是不專業的,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們的性傾向「和別人無關」。

許多LGBT人士因為擔心會嚇跑朋友和同事,選擇避免在各種情境下以真面目示人。無論何時,只要他們閃避關於私生活的問題,或隱藏關於自己的重要細節,他們都在為了別人的舒適而犧牲自己的舒適。

他們有這種想法是很不幸的;我以前也這樣想。在某些場合,討論同性戀仍會讓人皺眉,而討論異性戀不會。異性戀宣告自己性傾向的頻率之高,很多人渾然不覺。

他們宣告性傾向的方式包括討論自己的先生和太太、在辦公室放結婚照片、帶著另一半出席公務活動。當傑夫談到他的太太安娜時,大家不會想到性傾向。但是當麥可談到他的同性伴侶路克時,同樣的聽眾裡卻有些人可能認為麥可討論自己的性傾向十分不洽當。

這種想法的來源,是許多人假設大家都是異性戀。出櫃永遠不會畢其功於一役。

 

身為公眾人物的好處之一,是你很少需要出櫃超過一次。然而,對大多數公開身分的同志員工來說,當他們認識新客戶或新同事,或換工作的時候,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出櫃。

抵抗走回衣櫃的誘惑是很重要的。哈格特的規則很簡單: 如果有同事或客戶公開自己是異性戀,她就公開自己是女同志。「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們回家時,小孩踢完足球一身髒,我太太因此有點不高興』,我也會和他聊我的情況,我和我的家人也有類似的經驗,」她說。「不時會碰到有人說,『為什麼你要告訴我這件事?』我說,『因為你對我說了一樣的事情啊。』我碰過的許多人從沒從這個角度想過這件事,但我相信對大多數的同志來說,感覺確實是這樣的。」

哈格特既有想法也有自信。她不是在乞求別人的認可,就如同異性戀男人在討論自己太太時,並沒有要旁人認可的意思。她不過是分享資訊而已。她的異性戀同事們在螢幕保護程式和桌面放了孩子的照片,她也照辦。這麼做可以讓她與陌生人開啟對話,討論起她的家庭。

性傾向不單單是性事,而是關於一個人與誰、並且用什麼樣的方式共度人生。這麼做,意味著同志員工可以掌握自己的身分。他們不再因害怕被發現而畏縮,相反地,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私生活的點滴片段。

蘿莎琳.歐尼爾(Rosalyn Taylor O’Neale)是紐約市的一位多元文化顧問。

她相信,在她諮詢的任何工作場合,她的職責是為LGBT人士創造安全感。當她第一次與新客戶或新同事談話時,她一定會談到她的太太,讓他們「有機會消化新資訊,知道有些女生有太太,而有些男生有先生。」

她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聽起來像是個好鬥的同運人士。她對出櫃的使命感來自至少兩次經驗。

第一是她的成長背景,是在1950年代公共廁所還保持種族隔離的美國南方。她的一位姨媽可以「偽裝成白人」。她只允許歐尼爾和她媽媽在入夜後上門拜訪,鄰居才不會看到非裔美國人進到她家裡。她太害怕黑人身分被公開,讓她連自己親姐姐的葬禮都不敢參加。

「當你說了一個謊,就得說另一個謊,最後你會說無數個謊,太瘋狂了,」她說。「我知道,我永遠都不想『偽裝』成一個不是我自己的人。在種族上,我永遠辦不到,在性傾向上,我也不打算這麼做。」

另一個經驗是在1980年代後期, 她面試一個掌管多元文化的工作。面試時,歐尼爾穿著一套三件式西裝與男用領帶,頂著一頭黑人短髮。「我全身上上下下都透露著訊息, 只差沒穿著寫著『 我是女同志』 的上衣, 所以我認為她了解我的訊息,」她說。

在她開始工作並向同事出櫃後不久,她和她的上司發生了摩擦。「『我要開除你』,」她回憶道。她的主管是公司的平權計畫主持人。「她的意思很明確:妳可以用黑人的身分提倡『尊重差異』,但用女同志的身分就不行。」歐尼爾後來走出一條成功的專業之路。她的上司則沒有,後來她才知道上司自己就是個未出櫃的同志。

出櫃往往感覺風險很大, 但歐尼爾無論何時何地都樂於出櫃。她回憶起自己曾經受邀到米蘭的一所知名國際企業,講授一堂關於下意識偏見的課程。當她走進教室,聽眾見到她是黑人,他們聽到她是美國人,他們見到她是個女人。有人問她何時來到義大利的。「現在是我得出櫃的時候了,」她對自己說。在幾秒鐘內,她評估了一下環境、衡量後果、發現沒有人身安全的危險。「我說,『我太太和我星期二到的。』」當她會見新客戶、與人共乘飛機時,她在心裡做著類似的計算。她喜歡找到她和別人的共同立足點,無論結果是什麼。「我有沒有因此失去客戶?有的。我會不會因此介意?當然不會。」

出櫃在經營客戶關係上不見得只帶來風險:出櫃也影響機會。IBM副總裁兼智慧財產授權董事經理克勞蒂亞.布蘭伍迪(Claudia Bring-Woody)對此有第一手經驗。「我曾經因為出櫃,讓我和客戶之間更增加信任,案子完成得更迅速,」她說。「在任何談判中,信任是一切的基礎。」

她說,她的職員必須要先反映真實世界,才能為服務真實世界的客戶。如果一家公司預設所有的客戶都是異性戀,它有5到10%的機會猜錯。她回憶一位同志同事與一位長期客戶的經驗。隨著這段商業關係的發展,客戶的男性代表開始討論起小孩和嗜好等個人話題來。「我們的同志業務員掙扎著要不要出櫃」,她說。「他終於鼓起勇氣邁出去。他向客戶出櫃,對方說,『真的嗎?我也是。我們可以不要再去看橄欖球賽,改去看電影好嗎?』」 

Logo

書籍介紹

 

《玻璃衣櫃:英國石油前執行長的出櫃告白與企業平權之路》,時報出版

作者:約翰.布朗(John Browne)

四十年來,這位財星500大執行長全心全意地隱瞞自己的性傾向。

擔心曝光的風險,他不敢上夜店、也無法建立一般交往關係,以為只要靠一夜情熬過一輩子就好。直到某天,他選擇隱祕卻危險的做法:他上網認識了一個應召男,兩人更交往了三年。最終,幾乎是不可避免地,他的兩個世界對撞崩潰了⋯⋯

《玻璃衣櫃》以英國石油前執行長約翰.布朗深藏櫃內數十年後的自我發現之旅為開端,鼓舞著擔憂出櫃將摧毀專業成就的每個人,更為我們揭示企業應該如何創造開放的文化並從中獲益。

 

玻璃衣櫃

玻璃衣櫃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