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1-03 01:12:28| 人氣5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臉紅電影院:《愛回來》愛情,無關性別。(2014.05.0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臉紅小編說:

我們常說愛,也常聊性,但似乎太常用「男人」和「女人」框住看事情的角度,其實愛一個人,不該分性別,無論是跨性別者還是同性戀者,都有愛人的權利。妳可以不贊同甚至不理解,但請妳給予最基本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能決定自己愛情樣貌,也有,愛上任何人的權利,無論他是男是女

愛,無關性別, 請給我一個家吧!

導演: 崔維斯凡恩

演員: 艾倫康明、葛瑞特迪拉杭特、法蘭西絲費雪、葛瑞格亨利

英文片名/其他譯名: Anyday Now/ 大愛同行 / 爱若此时 / 若此时 / 现在任何一天

前言

2000年,第四節課下課鈴響前,一句「我想上廁所」,那個為了躲避被同學霸凌的玫瑰少年,獨自地,在那間男廁殞落離世。

也許是個微不足道的個案事件,卻讓絕大部分因為性別氣質受到主流異性戀社會結構排擠的人們感同身受。而這顆帶著血淚的種子,帶給台灣性別教育深深地影響。(為了藝術,這個男孩決定在眾人面前失去童貞

時光匆匆,同志遊行邁入十一年了,參與遊行的民眾逐年增加,但是,那些不能結婚的「人」,依然被阻擋在戶政事務所外。即便如今性平機構、同志中心林立,但是結婚,真的好難。甚至,還有一群人打著宗教、傳統道德之名,束縛著性別繼續前進。難道,只有一男一女的家庭才是幸福嗎?就讓《愛回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劇情

馬可,總是被母親忽略著,唐寶寶的他,總是依偎在角落,不曾求救。然而,同層公寓住戶,魯迪,他注意到了。在母親遭到逮捕的那夜,他收留了馬可。同時間,他更與檢察官保羅墜入情網。為了給予馬可真正的關愛,三人決定同住,共組一個家庭。但是,這個社會卻不認為那是「家庭」,流言蜚語,八卦歧視,認為同志將會帶給孩童不良影響。而他們,為了馬可,拚了!頑固抵抗,上訴法院!

催淚與愛

溫馨提醒,這部電影極度催淚,請先把面紙穿款款,以免潰堤。(當然,你假如對性別意義絲毫無感,或你是崇尚一夫一妻幸福家庭好棒棒的道友,可能會白眼翻翻,覺得婀娜~這是巫術的詮釋!)

《愛回來》劇情設定在1970年代的美國洛杉磯,雖然同今美國數州已同志婚姻合法化,但那個年代,跟現在的台灣一樣,是個以異性戀當標竿,當作基準的社會。(當然異性戀不會承認)所有的法律政策,都和LGBT絲毫扯不上邊,在法律上,他們是不被承認的一群人。(你該看看,法國通過同性婚姻及領養法案幕後血淚

而《愛回來》,就是要證明,同性戀能夠給予異性戀等量的愛。而且,一個孩子,在意的也不是父母親性別,而是一個提供他關心、呵護、快樂,讓他容身的家。

以下介紹三位主角們:

魯迪,是位變裝歌唱皇后,但對於事業他問心無愧,抬頭挺胸。他總是勇敢地面對一切,能在法庭大放厥詞,對於拿荷槍刑警無動於衷,天大地不怕,即便生活再怎麼窮途潦倒,依然做著自己,不願被道德枷鎖束縛。而他夢想著歌唱維生,只是苦無時間、金錢,無緣錄唱去追求夢想。

保羅,曾經離婚,之後遠走他鄉為功名努力,成為一名檢察官。但為了確保飯碗,他總是隱忍性向,在上班場域,不願出櫃。當魯迪帶馬可尋求協助時,保羅選擇裝作不認識希望用錢打發,甚至規勸他應該放棄馬可送到社會局。但這番言語,卻惹得魯迪怒罵「你該感到羞恥!」 終於,他認定魯迪就是心中的真命天子(M傾向來著?),決定為愛勇走天涯!(無論性別,性都很健康

馬可,是個罹患唐氏症的大男孩。或許是長期忍受母親謾罵,對於索求,他不擅於表達。肚子餓只會坐在餐桌,等待他人照顧,再緩緩說出「我想要吃甜甜圈」。最喜歡的玩具是個洋娃娃,總是形影不離抱著它。當他知道母親不會回來時,便主動對魯迪說出「那我可以跟著你嗎?」,不願再忍受孤獨,渴望得到關愛。

只有我們願意愛他

而本片最大哭點,就是當馬可來到父親們布置的房間時,看見滿屋玩具,一個專屬個人的房間,他說出了,「這是我家嗎?」這話一出,鄙人的淚差點淹死整間戲院的活口。一個長期受到忽視的人,總是畏縮不被發現,如今,他終於找到自己的存在,能夠享受「快樂」,不再被拋棄!除了幸福,我找不到字眼形容這樣的狀態。

撫養唐氏症孩童是件費力活,因為他們無法獨立生活、獨立工作,必須永遠接受照顧。而魯迪毫無畏懼,甚至說出「不能因為不容易就拋棄他吧?我不懂為什麼他明明沒犯錯,卻要接受懲罰!」沒有一對父母、寄養家庭願意提供給馬可良好教育,而保羅魯迪願意,但,法院,卻剝奪了這份應屬於馬可的「幸福」。(媽媽的掙扎:當我發現我懷了一個唐氏症寶寶...

 

本片優點

整部電影,就如此感同身受,我們投射著角色,悲嘆這個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愛回來》正是如此感人肺腑的電影。

此外,撇除感人,《愛回來》更重現70年代的服裝與歌曲,讓我們徹底沉澱在那過往的美好情懷。而且艾倫康明在本片的演技完全鎮住了全場,他讓我想起以《藥命俱樂部》榮獲最佳男配的加爾德勒托,眼神撫媚,有著說不完的辛酸,舉手投足明顯陰柔,卻帶了份堅強,叫人欽佩。更甭提他那得過東尼獎的歌唱表演,以音符,闡述了情感。整部戲光看他,這票就值了!(同性之愛,渴望莎孚

本片缺點

但說實在,雖然劇情動人,艾倫康明演技生動,但電影整體其實還是有點流於浮濫,情感連結有些斷裂,像是沒頭沒尾地在灑狗血。爭取子女收養早已是同志類型電影的萬年議題,而且這種弱勢群體的法院戲碼更是不斷每年在戲院重複上演,假若觀眾對本片議題沒興趣,只會覺得電影矯情,賣弄情感,又一是法庭電影在討人目屎。

同運不是只有婚家

而且,從此類電影更能看出性別運動很常出現的盲點。也就絕對的權益爭取都圍繞在婚姻家庭,反倒其他議題,關注人數卻少到靠杯。像是老年同志的長期照護、男女同性戀以外的性別族群、娛樂性藥物、性的多樣性等等,相關討論電影少之又少。

似乎,大家一股腦地相信,婚姻家庭是特效藥,是天靈靈地靈靈急急如律令的有求必應金牌,只要老子能夠結婚,睡一覺起來,台灣就會變得很美好!(同理,只要政客支持多元成家,就是好棒棒,卻忽略了,他是否對性別議題關心。)

某些人認為:同志就是因為不能結婚,才會被異性戀排擠;假如我們能夠結婚,就能成家;我們成家,就能養小孩,我們能養小孩就從此幸福,成為社會的「常模」!

但真是如此嗎?那些恐同者真的只是因為不能結婚就排擠、歧視同志嗎?

無可否認,婚家是多數人所關心,更被視為同運的第一訴求。但性別議題應當是多方面的同步推動,從教育全面發起,讓友善平等從小扎根,擴及全國,這樣結婚成家後,才不會讓問題接踵而來。甚至也能夠保障那些不結婚不成家的人一個友善空間,而不是用婚姻再畫一個圓,把自己關在裡面,排擠圈圈以外的人。(同場加映:性事不合,大家還會結婚嗎?

 

結語

雖然講了些醜話,而且本片在戲院的銀幕比例、畫質有些弔詭。但在鄙人心中,《愛回來》依然是精彩好看!尤其搭配現今沸沸揚揚的多元成家議題,更是惹人投射鼻酸。每位共同觀影的朋友更是哭到不行、推到不行。

好電影,不看嗎?

將本片推薦關心多元成家、喜愛同志片、熱愛艾倫康明的朋友~

愛情,無關性別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