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14 00:37:37| 人氣2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畢信樂:同志運動中的逃避與中庸。(2014.08.1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畢信樂:同志運動中的逃避與中庸

  作者:畢信樂 (上海同志商務創始人)

  我們需要面對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一些人的選擇是對我們的社群更有益的,而這些有益的行為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把逃避和中庸合理化,對社群運動有好處嗎?

  16歲那一年,我告訴我父母——我是同志,那是我至今最難的決定。

  我來自美國,我知道很多中國的同志認為美國同志共融的戰鬥業已勝利。其實不然,在美國仍然有很多人從法律和社會的角度來反對同志平等。我在中國生活了九年之後,已經把這里當作了家。同誌社群也是我非常重要的家。從權利的角度看,這個社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我個人的理想來說,沒有什麼比對同誌社群的關愛更加重要的了。

  我成長在一個僅有6萬人口的美國小鎮,我的家庭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基督教家庭。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如果出櫃,就意味著失去工作、離開家庭、離群索居。前輩們的果敢行為奠定了我們二十一世紀同志自由生活的基礎。很早我就意識做同志意味著沒有婚姻,(因為當時同性婚姻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還沒有合法化),我也開始意識到我的身份與社會義務、社會規範和責任感密不可分。這是我敢於向父母出櫃的重要原因。

  當時的我開始懂得同性戀並不僅僅意味著眾人眼裡的“與眾不同”、放棄常規的社會關係和法律上的平等權利,這身份還意味著“不求回報的付出”。或許還意味著我們必須重樹社會規範的理想。從道德層面上意味著,我不僅應該活得坦誠,而有義務積極為同誌社群做出貢獻。因此我受到了來自社群的影響,儘自己所能的採取行動(出櫃等)。這可能會對我個人利益造成某些傷害,但可以為同誌社群有所造福。如果更多的人告訴周邊的朋友“我是同志 ”,我們就可以減少在人前遮掩自己的真實身份,也不用假結婚,主流社會的人也會越來越接受我們、支持我們。所以在2000年的一個夏日,16歲的我選擇了告訴我母親——我是同性戀。結果她詛咒了我會下地獄、歇斯底里的痛哭,甚至有一年沒有再和我說話。——但我從不後悔。

  2014年5月,美國最老最有信譽的調查機構——蓋洛普——公佈了最新調查結果,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達到歷史新高,達到55%,而這一比例在18至29歲的年輕人中則達到了80%。這一支持率如何從1996年的27%經過18年躍升至55%?調查結果表明,最主要的驅動因素是:認識身邊同性戀的受訪者更加支持同性戀權利。皮尤投票機構也有相似結果,88%的美國人身邊有熟識的人士是同性戀,而1993年的調查結果僅有61%。研究表明,大多數改變並開始支持同性戀權益的人,多數是因為其家人、朋友和熟人中有同性戀人士。

  然而在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以及孝道文化成為接受和發展同誌社群權益的最大障礙。這種“理想”被看作是不切實際、與現實世界脫節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讓很多同志面臨兩難選擇。我周圍很多朋友不得不選擇“形婚”或者一直尋找藉口避婚,這種情況令人絕望。我開始更多地投入同誌社群的工作,著手組織了上海同志商務的平台,嘗試推進同志共融的工作。當我告訴我的朋友們出櫃是較理想的抉擇、不形婚為佳,很多人以“這是個人選擇”為由迴避了繼續討論這個話題。說我不是道德法官,無從判定。或許這正是中國國情,我們只能期待未來有所變化。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無法完全理解迫於文化和社會的壓力,中國人需要隱藏真實的自我。我相信改變來自你我的行動。從積極和理想的角度看,互相地鼓勵每一個夥伴,我們才有機會快速推進同誌社群的發展。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每一個人談論自己的性傾向,也不意味著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出櫃。但是在同誌社群中倡導積極的行動,而不是把逃避當成理所應當,顯得非常重要。我常常問朋友:“你告訴過幾個直人你是同志?”“3個?——你太棒了!”或者“還沒有?你 ​​知道,我們與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故事,我們才有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我們應該找到可以開誠佈公的朋友。”

  無論是否出櫃,同志與異性結婚或者同志間男女形婚,在理想道德上均有缺失。生活在謊言中,那不是我們理想的,而欺騙別人也會有道德瑕疵。我希望越來越多的組織可以像同性戀親友會一樣,大聲倡導利於LGBT群體的行為,誠如我們尊重每一位同志個人自主和自由的選擇。但我們需要面對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一些人的選擇是對我們的社群更有益的,而這些有益的行為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有些個人選擇不但不能爭取個人權利還傷害他人,則不該鼓勵。我認為,在中國同志運動中需要有這樣的討論,用傷害他人實現所謂的“孝順”,把逃避和中庸合理化,對社群運動有好處?只看眼前的功利主義會不會扭曲同志運動的方向?

  如果我們組織者不看到這一現象,不鼓勵積極影響同誌社群發展的行為,那麼我們的發展可能在未來幾年將放緩。在我看來,所有向同事、朋友和家庭出櫃的人都會推動我們同誌社群的進步,值得嘉許。反之,那些因為家庭和社會壓力結婚和形婚的同志會降低我們的整體影響力以及社會形象。

  欲變世界,先變其身。

  畢信樂:同志運動中的逃避與中庸

台長: →☆ 魅格格 ★←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