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3 11:04:50| 人氣3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風中物語:犯罪者的標籤 跟你一樣嗎?(2014.05.22)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風中物語:犯罪者的標籤 跟你一樣嗎?

林瑋豐 2014年05月22日 10:00


風中物語:犯罪者的標籤  跟你一樣嗎?

北捷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後,媒體爭相將兇嫌標籤化。(取自Akai Huang臉書)

發生了兇案之後,我看到忙著尋找「標籤」的社會。

 

「醉漢?啊,酒後亂性。」、「從龍山寺上車?遊民果然是亂源。」、「私立大學?魯蛇(loser)不意外。」、「理工科系?果然宅男。」、「沉迷電玩?就是這些造成暴力傾向。」

 

最後發現這人「好像很正常,不符合大家對罪犯的想像」,只好開始把他的表情、體態、小時候講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家人在幹嘛,通通翻出來仔細檢視,非要找出一丁點蛛絲馬跡不可。台灣網友們很愛嘲笑《柯南》漫畫裡的兇嫌,每次都只因為「鼻屎大的殺機」而犯案,台灣媒體和社會,至今還在找鼻屎。

 

我很想問,究竟什麼事情會被拿來當犯罪者的標籤?

 

我們只是不斷在找「那個人跟我不一樣的地方」罷了,這些在階級、學歷、性別/向、人格特質等層面的社會污名。

 

如果今天兇手出自單親家庭,那想必很快就結案了,大家開始檢討單親家庭輔導機制,搞不好出現道德團體開始出來倡導「一生一世忠貞愛情」的重要性,反對離婚。全台灣單親家庭的孩子瞬間都變成問題兒少,變成潛在犯案者。

 

同樣,如果今天兇手是個遊民、兇手是個同性戀、兇手只有國中學歷、兇手家庭是低收入戶、兇手來自東部、兇手有憂鬱症、兇手有吃檳榔習慣、兇手小時候是過動兒...那也通通都結案了,因為這些理由太容易歸因。接著就是各式各樣的專家出來討論我們該如何「輔導」、「改變」、「關懷」這些人,然後媒體、名嘴、教育繼續助長這些「本來就已經被視為社會問題」的污名,繼續複製下去。

 

這不只是「發生社會問題時,先找個人問題」的思考模式而已,身為受過高等教育、多數生長在「正常」家庭的中產階級,當有一個跟我們同樣出身背景、甚至可能來自我們身邊的人,犯下社會案件時,在主流媒體的助長之下,我們去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想辦法找鼻屎大的理由,切割這個人。

 

我們習慣了電影電視漫畫劇情裡,灌輸我們的「世界上有分好人和壞人」的二元思考模式:做壞事的一定是壞人,壞人一定有原因,他跟我不一樣,所以他是壞人。於是人人都變偵探、都變推理專家、都會讀心術。我們無法理解、也拒絕接受,那些案件可能來自我們身邊「跟我們一樣的人」手上。

 

所以你不會看到有人說「因為兇手來自異性戀家庭,是一男一女扶養長大的,所以...」,也不會有人說「因為兇手是台北人,所以...」、「因為兇手是個男人,所以...」、「因為兇手有擁有facebook帳號,所以...」,明明這些條件都成立,但你不會拿來當作因素,因為很蠢。但是為什麼其他污名的標籤(單親家庭、同性戀、憂鬱、精神疾病)存在的時候,好像一切推論都可以理所當然成立?為什麼?

 

然後我又想到了,前幾天那樁兇殺案件,某新聞標題長這樣子:【情財糾葛,保全員勒殺女同志棄屍】。從這則標題我們又看到了「女同志」這個標籤,而且還是受害者!這件事情看起來是我們從兇嫌身上找不到什麼跟我們大不同之處,開始也從被害者下手哩,你永遠不會看到哪一則新聞跟你強調「這人是異性戀」。

 

我們不斷在那些人身上找與眾不同的標籤,只因為我們害怕跟他們同類,害怕面對我們是接受同樣的教育和類似的成長環境,害怕世界上不是只有好人壞人之分。

 

是啊,我也覺得那個向警方詢問「他有沒有參加學運」的問題很可笑,但是大多數拚命在尋找「這個人有什麼不一樣」的推理遊戲,其實差不多。



全文網址: 風中物語:犯罪者的標籤 跟你一樣嗎?-風傳媒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review/detail/d0f423c1-e154-11e3-9580-ef2804cba5a1/?uuid=d0f423c1-e154-11e3-9580-ef2804cba5a1#ixzz32VKF3Z2y 
Powered By StormMediaGroup.com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