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1 16:57:45| 人氣2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華東師大教授魏偉:研究同志的理想主義者(圖)。(2012/11/0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魏偉新書《公開》近日出版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魏偉的新書《公開:當代成都「同志」空間的形成和變遷》近日將由上海三聯書店正式出版,該書基於在成都市進行的兩次田野調查,展現了在中國社會轉型、本土化和全球化劇烈碰撞的背景下的同志社區的形成和變遷。

  10月30日,魏偉接受了荷蘭在線和淡藍網的聯合專訪,魏偉表示隨著近年來中國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變遷,不斷拓寬了同志的生存和生活空間,而包括微博和同志交友軟件在內的互聯網技術革新也加速了同志的自我身份認同。

  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研究同志的同志學者,魏偉並不諱言自己的同志身份,在書中也有坦然交代。事實上,在魏偉看來,身為同志研究同志相對更加容易,出櫃並非很多人想像中那麼可怕。從他個人的經歷出發,出櫃不僅意味著個體心理的解放,也是希望能夠坦然面對真實的自我,這是探究學問的基本要求。

  以下為採訪實錄:

  荷蘭在線、淡藍網:新書是您2006年同名博士論文的中文版,為何事隔六年才出版?

  魏偉:這六年中我的博士論文的許多章節已陸續發表,2007、2008年也曾與多家出版社接洽,欲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統一發表,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此次上海三聯書店同意出版實現了我多年的一個心願。目前中國同志社區的整體發展情況和六年前差別不是很大,今年初我還為本書出版特別撰寫了一篇後記,講述了六年來同志社區最新出現的一些變化,算是對讀者有個交待。

  荷蘭在線、淡藍網:能否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一下此書的內容?

  魏偉:此書以我在成都市所進行的田野調查為例,從建構主義的視角,考察了本地語境下同志空間的形成和變遷——從傳統性空間,到商業性空間,再到政治性空間,力圖對於當代中國同性戀社群的現狀進行以點帶面的呈現。

  荷蘭在線、淡藍網:為何單單選擇成都進行調查研究?

  魏偉:我本人其實原本對成都非常陌生,也沒有在成都生活過,選擇成都的同志社區進行研究出於偶然,在2006年寫博士論文之前,我偶然間看到了新華社對成都一同志組織的報道,報道稱該組織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成績斐然,我在美國看到後非常吃驚,在感歎中國社會不斷走向包容和開放之餘,我開始試著與該組織進行聯絡,並最終確定了研究選題。選擇成都的第2個原因是,包括李銀河等在內的許多學者已經對北京等城市的同志社區有一定的研究,這些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全球化影響比較大,但成都作為西部內陸城市,同志社區一定保留著許多本地化特色,本地性在同志空間的發展演化中扮演什麼角色?本地性與全球性在成都是如何互動的?這些問題讓我著迷,而事實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資料圖:魏偉教授

  荷蘭在線、淡藍網:您認為同性戀研究的注意力應當從同性戀形成的先天後天說,轉向討論同性戀身份形成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為什麼?

  魏偉:我不排斥從生物學或心理學上研究同性戀的成因,也不否認這些研究領域存在的意義,但我主張在社會學研究領域,研究的重點應從同性戀的成因過渡到對這一群體身份認同和社會運動上來。過去,社會學領域內部也會討論和研究同性戀,但這些研究更加側重同性戀的成因,比如母親強勢或戀愛失敗造成同性戀等等,這些研究是基於對同志群體的刻板印象,但隨著同性戀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重點理應與時俱進。

  荷蘭在線、淡藍網:從同志社區到同志網站,從同志微博到時下流行的Blued、Jack'd等同志社交應用,互聯網對於中國同志群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魏偉: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發展,在當代東亞同志身份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時代》雜誌甚至將互聯網對於亞洲同志社區的影響與石牆暴動在西方同志社區內的影響相提並論。同志網站是生產和傳播同志亞文化的地方,很多中國同志正是通過同志網站找到了千千萬萬的「同類」,這對於個體同志身份認同的建構非常重要。鑒於中國同性戀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中的可見度還非常有限,互聯網恰恰為同志群體提供了更加安全、自在和自由的表達空間。微博和同志社交應用軟件的出現加速了同志群體的人際互動和信息流通,目前已經有很多同志組織通過微博組織了具有行為藝術特點的活動,這些新的技術革新無疑會進一步拓寬同志的生存和生活空間。

  荷蘭在線、淡藍網:如何看待同志出櫃?是否應當鼓勵同志出櫃?

  魏偉:出櫃這一概念是美國特有的經濟和文化條件下的產物,與美國價值觀相適應,不能理所當然地照搬到中國來。對於中產階層來說,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獨立性,出櫃能夠帶來個人心理的解放,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來說,出櫃的風險可能更高。我的新書就是獻給那些「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接納同志兒女的中國家庭」,我認為中國社會現在已經有條件接納同志的存在,我不否認社會壓力的存在,但在很多情況下出櫃的壓力是自我強加的,出櫃的影響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出櫃雖有風險,但也可能帶來好處,比如更加利於個體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整。我本人就是一名同志,之前是小範圍公開,新書的出版等於我正式向社會出櫃,但我不鼓勵所有人都像我一樣,在中國是否應當出櫃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荷蘭在線、淡藍網:目前社會上還有很多醫院或醫療機構聲稱可以治療同性戀,您如何評價?

  魏偉:同性戀問題病理化在中國學術界根深蒂固,甚至目前還有相當數量的性教科書也這麼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能做的就是通過教育不斷抨擊這種現象,傳播新的、正確的、科學的同志知識和理念,這些所謂的治療同性戀的醫療機構和研究會不斷走向沒落。

  荷蘭在線、淡藍網:中國同志群體如何加強與政府的良性互動?

  魏偉:這取決於同志群體想要什麼,對於很多同志來說,他們或許更樂於通過消費主義來獲得某種生活方式的滿足,但這並不是同志群體的全貌。同志群體權利意識的覺醒有一個過程,考慮到中國的政治國情,同志組織或個人在表達利益訴求時要把握好平衡,這需要同志組織運用智慧不斷去探索和嘗試。前些年,許多同志組織依靠艾滋病防治工作獲得合法性,獲得了不少政府資源,和政府機關的互動非常頻繁,成效也非常顯著,我對這種合作的前景表示樂觀。但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如果中國發生大的經濟波動,同志有可能會被邊緣化,甚至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替罪羊,這一點我們都不希望看到。

  荷蘭在線、淡藍網:有人說同性婚姻太超前,中國同志目前更需要反歧視立法,您怎麼看?

  魏偉:總的來看,同性婚姻目前在中國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很多學者和組織目前只是把同性婚姻作為引起關注的一種方式,我相信他們都承認同性婚姻在短期內還不太可能。西方許多國家在合法化同性婚姻之前,學術界都已做過大量的關於同性伴侶的調查研究,同性伴侶關係在公共話語中也非常活躍,而這在中國基本處於空白和起步階段,同性婚姻在中國的學術基礎和社會基礎顯然並不成熟。相比之下,反歧視法律的制定出台更加緊迫,可行性也更強。

  荷蘭在線、淡藍網:很多年輕人因為同志身份而自暴自棄甚至選擇自殺,有什麼話對他們說?

  魏偉: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我所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推動性與性別教育,傳播積極的、科學的和有益的知識與信息,讓年輕一代的同志知道用什麼途徑去求助,用什麼方式去疏通內心的壓抑,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

  荷蘭在線、淡藍網:您眼中的魏偉是個什麼樣的人?

  魏偉: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中國同志的未來表示樂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帶來改變。

  荷蘭在線、淡藍網:當初為什麼選擇研究性與性別?

  魏偉:我對這個領域的研究充滿熱忱,性與性別研究原本就是社會學研究的一部分,當初在美國寫博士論文前,我的前任導師就是一名同志。其實他曾提醒我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可能會對自己學術職業生涯具有的風險,但我相信這個研究在中國極具開創性,而且這個新的時代也會接納它。博士論文會決定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當初父母還擔心我研究同志回國後工作不好找,但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回國工作的這些年在學術生涯方面進展一直比較順利,得到學生的喜愛和同事的尊敬。

  荷蘭在線、淡藍網:做同性戀研究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魏偉:弱勢群體是更加容易的研究對象,身為同志研究同志也相對更加便利,目前的困難主要有兩個,一是學術成果發表的渠道並不很通暢,論文或專著發表的門檻更高,二是研究面臨資金短缺問題,政府資助同志研究目前還不太可能,不過我相信通過我個人的努力,一定會克服這些困難。

  荷蘭在線、淡藍網:下本書打算寫什麼?

  魏偉:目前正在和我的團隊一起在做一個圍繞中國當代性的問題的一系列個案研究的項目,會對中國社會最新出現的一些性話題、性事件和性爭論進行探討。

  (本文由淡藍網合作媒體荷蘭在線中文網授權發佈,轉載請註明來源。)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