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4 16:12:27| 人氣3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補:2010/06/17】大女圖柏林聯展 8 Femme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影片介紹請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3ykhxW5mBU

大女圖柏林聯展   8 Femmes
30. 05. 2010 - 20. 06. 2010  / Fr.-So. 15-20h

Vernissage   :29. 05. 2010  20h
Finissage       19. 06. 2010  14h
Artist's Talk I 30. 05. 2010  14-17h
Artist's Talk II04. 06. 2010  19-21.30h

藝術家 Künstler
林青萱 Chinghsuan Lin/ 何景窗 Chingchwang Ho/ 蔡明君 Ming-Jiun Tsai / 鄒逸真 Ichen Tsou/ 吳梓寧 Laza Wu/ 羅浥薇 Weiwei Lo/ 黃玄  Hsuan Huang / 鄭文絜 Wenjei Cheng

策展人 Kurator洪韵婷 Yunting Hung

CH】
我們總深深受傷。我們需要的不是由死復生(rebirth)而是從傷處再生(regeneration):我們需要的是那些重構的可能、那朝向一個不再有性/別(gender)之分的駭人世界的烏托邦之夢。- A Cyborg Manifesto, Donna J. Haraway

倘若我們說「藝術無國界」,在真正創造出無國界的大同桃花源之前,我們得在所有海洋與大陸的邊際、在自我與國界中間,以嘔啞嘲哳的陌生語言安靜寄生或掙扎漂流;我們所擁有的所有身分(國籍、性別、床伴!)是與人交往相互理解的便利貼,同時也成為時刻警醒肉身限制的緊箍咒。似大非大、仿女非女,【大女圖】是在原來的身體和傷痕上長出的新五官和新四肢、是干擾與刺激習常想像的新動作和新練習。這個展覽所期待收納的是那些背著自己的家,在地理/身體/時間疆界持續跨越練習的流亡份子。她們的名字在各個流散地點被別上「台灣」的標籤,被歸類「女性」藝術家,更近一點的時候被說成「酷兒」(queer),被覆蓋這些多重身分的同時、她們以或沈靜或暴裂的姿態、回頭重新為這些既定的抽屜與名詞造一個的字、說一個新的故事、製造更多意想不到的聲響。

關於身體(body
作為一個非典型女性,在成長的過程總不斷有雜音訓誡我們所有的「應該」與「不應該」,站在鏡子前,面對不願意乖乖被規訓的身體,「如何雕塑她」是一刻也沒曾休止、一場又長又纏綿的游擊戰。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不停被打斷、被干擾的長成過程和長成物呢?想像古老中國的人體針灸穴位圖,想像有的身體或者擁有錯置的穴位、有的一面甜嚼苦吞自己(或他人)不滿意的胸臀臂膀、再從肚臍眼(胳肢窩、耳朵、或者深喉嚨)產出別種形色質地的器官、再暗暗埋藏祕密的(關於記憶的、痛覺的、或者性欲的)新鮮穴位。身體作為一個天地體系的隱喻,在這個自我再造的過程中延展出了一個顛倒視聽的想像;身體作為一個與時間共存進退的體現(embodiment)場域,原本線性的時間觀同時被回溯、被超越。這種挑戰與干涉時間與環境的野心,在鄭文絜的攝影拼貼作品可窺知一二,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所有感染物被匯集、再重組,這與與性別理論家Judith Halberstam所提出的「酷兒時間性(queer temporality)」恰好遙遙呼應,這逸離尋常時間敘事方式的另類理解,比如那些外於婚姻與家庭時程表的選項、比如持續到四十五歲的青春期,都是【大女圖】意欲收集點繪的新穴位。她不再是佯裝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範例,卻更揭露與日俱進的時代圖象。
 
關於認同(identity
台灣小說家張亦絢在小說【最好的時光】中有這麼一段話「這哪有什麼問題!我們當然是女同性戀。但是看看我們是什麼樣的女同性戀吧!」,說「認同」早已不是新鮮事,如何把認同談出更細緻、更生活、或者更形上學的層次,才是藝術家一說再說的目的。此次【大女圖】的邀展作品中,各個藝術家各以不同力度與角度、或多或少都對「認同」議題有所著墨。比如吳梓寧的行為與裝置藝術作品,以自己的身體樣貌作年輪,一層一層撕落、剝除,配合現場觀眾隨機參與原本私密的身體年表,以此揭視個人與身處環境的繁複交纏面貌。

關於流散(diaspora
「流散」這個概念,起源於被迫四散的猶太人,原本意指地理上的漂浪無歸狀態,而在近代跨領域的概念激盪底下,「流散」也廣泛被運用在少數、邊緣族群的心理流亡狀態,如酷兒流散(queer diaspora)。 以「母親-女兒」、「陌生城市-自身」為參照關係,鄒逸真的錄像與行為藝術作品,在身體的反覆操練演出底下,完整呈現了時間與空間象限的流散印象與追溯。而戀人關係何嘗又不是一個見微知著的流散經歷呢?戀人相遇、或糾纏、或分離,這些即使在最甜蜜的時刻也會感到的孤單,以及那些最小的眼睛與最專注的注視。在黃玄複合媒材的作品、羅浥薇的影像裝置作品、林青萱的手繪裝置作品當中,都各自在關注的關係面向投注了敏銳神經的洞悉觀察。

雜種(hybrid
當然,以上元素各自精彩、一旦交合了又能夠扭擠出既個人又政治的新剖面:何景窗的攝影裝置作品濃縮食欲與性欲、詩文與影像,有時曲折有時帶有解謎的幽默感、為女孩和女孩之間神祕隱晦的性愛資料庫擴充想像、標號做注;而蔡明君的塗鴉作品,把同志大遊行中隱而不顯的遊行群眾第一次置放在投射燈底下,讓那些沒有華服也不是明星、但卻實在支持了同志運動的無名臉孔成為真正的主角。她們遊走在私人與公共場域,時而挑逗時而正襟危坐,是對女性與邊緣族群說史的補遺。從這個努力開始,【大女圖】正在描製的新地圖才骨血俱足,可以繼續往前說史。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